摘要:粗鋼作為鋼鐵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之一,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鋼鐵工業迅速發展,粗鋼行業也隨之不斷發展,行業產量快速增長。2020年以來,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下鋼鐵行業產能產量“雙限”、能耗“雙控”、市場劇烈波動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粗鋼的產量及消費量均出現下滑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19億噸,同比增長0.1%;消費量約為9.4億噸,同比下降2.1%。
一、定義及分類
粗鋼,是指完成了冶煉全過程(包括鐵水預處理、熔煉、二次冶金即爐外精煉、澆注或連鑄等)、未經塑性加工的鋼,是以鐵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金屬材料。粗鋼經過塑性加工或其他加工后,制成各種形狀的鋼材,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建筑業等國民經濟各部門。國際上一般用粗鋼產量作為反映一個國家鋼鐵生產規模和發展水平的標志性指標。粗鋼的種類多樣,按冶煉方法,粗鋼可分為轉爐鋼、電弧爐鋼、感應電爐鋼及其它爐鋼;按脫氧程度,粗鋼可分為鎮靜鋼、沸騰鋼和半鎮靜鋼;按產品狀態,粗鋼可分為連鑄坯、模鑄鋼錠、鑄造用液態鋼。
二、行業政策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國家相關部委不斷完善政策以推進鋼鐵行業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粗鋼行業作為鋼鐵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大大受益其中。
三、行業風險
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面臨世界經濟環境低迷和國內政策環境趨向緊縮的雙重壓力。我國經濟處于結構調整的轉型過程中,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給宏觀經濟形勢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不確定性,從而可能對粗鋼生產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粗鋼行業與宏觀經濟運行周期關聯緊密,當宏觀經濟進入下行周期,行業會受較大影響,宏觀經濟始終存在不可預估的變動風險,這意味著企業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客觀存在。
2、環境風險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環境約束更加趨緊。煤炭電力保障仍然是影響鋼鐵行業生產運行重要因素,環保治理、能耗“雙控”仍將是鋼鐵行業發展的硬要求。特別是鋼鐵行業是碳排放量大戶,綠色低碳發展將是鋼鐵行業未來必須持續推進的重點任務。對公司環保達標排放、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公司在環保運維管理上打提前量,有更高的標準和追求。
3、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粗鋼是通過高爐將鐵礦石冶煉成生鐵,再通過轉爐、電爐等將生鐵、廢鋼等冶煉而來。長期以來,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80%以上,鐵礦石市場被國際四大鐵礦石巨頭壟斷;焦煤、焦炭行業集中度也較高,擁有更強的定價權。因此,原燃料價格持續高位波動,對企業成本控制帶來較大壓力。同時,俄烏沖突持續蔓延,國際關系和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原燃料供給合作方面存在諸多不確定風險。
4、市場競爭風險
國內穩增長政策的落地到下游實際需求恢復需要一定時間,海外加息周期尚未結束,導致外需持續承壓,鋼材下游需求增長仍面臨不確定性。同時,伴隨房地產進入下行周期,建筑材等同質化鋼材之間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市場創效更加艱難。
四、產業鏈
粗鋼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環節,主要包括鐵礦石、廢鋼、原煤、焦炭等;中游為粗鋼生產供應環節;粗鋼經過塑性加工或其他加工后制成各種形狀的鋼材,廣泛應用于建筑、機械、汽車、船舶、家電、能源電力、軌道交通等各個領域。
































五、行業現狀
粗鋼作為鋼鐵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之一,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鋼鐵工業迅速發展,粗鋼行業也隨之不斷發展,行業產量快速增長。2020年以來,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下鋼鐵行業產能產量“雙限”、能耗“雙控”、市場劇烈波動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粗鋼的產量及消費量均出現下滑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19億噸,同比增長0.1%;消費量約為9.4億噸,同比下降2.1%。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鋼鐵行業宏觀調控,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關于做好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在近年來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基礎上,主要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目前,我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宏觀經濟在適當擴大需求情況下更加注重供給側改革,通過化解產能過剩,鋼鐵產業自身結構將得到優化,國務院出臺的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財稅金融政策也為鋼鐵行業徹底擺脫困境提供了歷史機遇。
(2)需求總量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我國幅員遼闊、地貌各異、情況復雜,國家每年在道路交通、城鎮維護、災害救援等方面的鋼材需求不僅是巨量,而且相對穩定。鋼鐵企業與下游用戶合作也日漸緊密,汽車、機械裝備、電力、船舶、建筑等重點用鋼領域需求穩定,且應用不斷擴大和升級,拉動國內鋼材需求不斷增加,使國內鋼鐵企業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逐年提高。同時,“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建設的實施,均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如果潛力全部釋放,將會新增數億噸的鋼材需求。此外,未來如城市管廊建設、環境保護產業加大投入,抗震鋼結構道路、工程設施普及與推廣等,都會大幅增加我國的鋼材市場需求。
(3)便利的交通運輸為鋼鐵行業發展提供基礎條件
鋼鐵工業的原材料、燃料和鋼鐵產品的運輸量都非常大,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必然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在跨地區甚至跨國家的各種貿易活動日益頻繁的今天,交通運輸更是發揮著重要基礎條件的作用。我國的交通運輸條件對于鋼鐵工業國際競爭力有著積極的決定作用,無論是產出規模還是產品出口競爭力,都受到交通運輸條件的正向影響。而隨著鋼鐵工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國際貿易的日益頻繁、對交通運輸條件提出的要求也必然越來越高,要提升鋼鐵工業國際競爭力,建立和完善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網絡不容忽視。
2、不利因素
(1)成本上升使企業腹背受敵
一方面,與中國粗鋼企業主要采用的高爐―轉爐長流程方式相比,電爐煉鋼、氫冶金、氧氣高爐煉鐵等常用低碳冶煉工藝都存在成本高的缺陷。例如電爐煉鋼存在廢鋼資源不足、電價高的問題;目前技術最成熟、產業化程度最廣的綠氫生產技術是電解水制氫,但由于其電解效率較低帶來了高昂的用電成本,目前還難以在鋼鐵行業進行產業化應用;氧氣高爐具備工業化生產條件,大幅度降低了燃料消耗,但在當前的電力成本下,氧氣高爐煉鐵與現有高爐相比沒有競爭力。另一方面,如果下一步將鋼鐵產業納入全國碳市場,根據國際碳市場和國內試點經驗,所帶來的履約成本和減排成本將進一步推高噸鋼成本,削弱中國鋼鐵企業的競爭力。
(2)大部分企業存在技術不足問題
第一,低碳煉鋼的產業化還面臨許多技術難題亟待突破。高效低成本制氫技術、煤氣高溫加熱技術、爐頂煤氣二氧化碳的低成本脫除技術以及二氧化碳的封存與資源化回收利用等技術成熟度不高,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國外先進技術。因此,現有低碳技術不足以支撐在鋼鐵產業的大規模應用,低碳技術的運用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其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二,中小鋼鐵企業碳中和技術的研發不足。盡管部分鋼鐵企業的節能降耗技術在國際上取得了領先水平,但總體上鋼鐵企業的低碳節能新技術的研發投入低和技術創新進度緩慢,尤其是對于前沿技術的研發力度顯著不足。
七、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粗鋼行業集中度較低。雖然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但較目標仍有較大差距,未來幾年,我國相關企業將加速兼并重組,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區域號召力、專業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進而推動全國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粗鋼行業市場CR3、CR5和CR10分別為21.69%、29.42%和43.02%。其中市場占比排名前三的分別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鞍鋼集團和沙鋼集團,市場占比分別為11.84%、5.48%和4.37%。
八、發展趨勢
2022年發布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了工業領域碳達峰進程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和2030年,短流程煉鋼占比將分別提升至15%和20%以上。未來政策將支持短流程煉鋼產能置換,并引導降低其電價。隨著分時電價機制的完善,電爐鋼企業能靈活利用谷段電價生產。同時,擴大市場交易電價浮動范圍,短流程相較于長流程優勢凸顯。此外,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快速發展和清潔電價降低,使短流程煉鋼更具競爭力。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將聚焦技術改進、循環經濟、廢鋼冶煉等方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淘汰落后產能,推動整體結構升級,構建鋼鐵生態圈,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中國粗鋼產量、需求量及市場規模分析:短流程煉鋼或將具有更大競爭力[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ce25a2275c336b52d58303ed80fb7924b3fd1022.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3年中國粗鋼產量、需求量及市場規模分析:短流程煉鋼或將具有更大競爭力[圖]
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18億噸,同比下降1.6%;消費量為9.6億噸,同比下降3.5%;凈出口量為0.58億噸,同比增長52.6%。
![2021年中國粗鋼市場供需情況分析:海外需求,拉動增長[圖]](http://img.chyxx.com/2022/02/C1535LDC31_m.jp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1年中國粗鋼市場供需情況分析:海外需求,拉動增長[圖]
國際上一般用粗鋼產量作為反映一個國家鋼鐵生產規模和發展水平的標志性指標。2021年中國鋼材產量為13.4億噸,同比增長0.9%;其中中國粗鋼產量為10.3億噸,同比下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