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啤酒生產企業不斷引進先進的釀造技術和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品質控制能力。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啤酒產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7%至3411.11萬千升。隨后2021年中國啤酒市場有所回暖,產量同比上漲5.6%,但與2019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22年中國啤酒行業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其產量較上年上漲1.1%,達到3568.7萬千升。2023年,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游行業需求不斷恢復,進一步刺激啤酒需求增長,從而導致啤酒產量同比上漲0.3%,達到3555.5萬千升。
一、定義及分類
啤酒是一種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飲料,含有二氧化碳、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低分子糖、無機鹽和各種酶。其中,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體內產生大量熱能,因此啤酒往往被人們稱為“液體面包”。目前,啤酒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啤酒作為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環節均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其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我國市場監管的主管部門,負責對啤酒等食品行業的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進行全面監管,包括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等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全國衛生健康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對啤酒等食品行業的衛生標準、健康風險等方面進行監管,確保食品的安全衛生。農業農村部負責對與啤酒生產相關的農業種植、養殖等環節進行監管,保障原材料的質量和安全。
此外,啤酒行業協會在規范行業發展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如中國酒業協會主要負責研究釀酒行業的發展方向,對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向政府部門提出有關行業政策和行業立法的建議;根據授權進行行業統計,開展信息分析、發布等咨詢服務;參與酒類產品的基礎、通用、方法、管理等方面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在行業內組織標準的貫徹實施等。
2、行業相關政策
啤酒行業是我國食品飲料行業的重要分支,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和創業、以及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啤酒行業的發展政策。在《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中,政策明確指出要鼓勵外商投資啤酒原料育種、種植、生產;6萬瓶/小時及以上啤酒灌裝設備;優質麥芽生產基地建設及啤酒生產等。在《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政策指出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加快焙烤食品、釀酒、調味品等傳統制作技藝傳承創新。
三、發展歷程
中國啤酒共經歷了五個階段,分別是發展初期、快速擴張、寡頭格局、存量競爭、成熟階段。中國啤酒行業最初可追溯到1900年,但由于我國啤酒制造技術不成熟,中國啤酒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壟斷;改革開放后,中國啤酒行業開始快速發展,1993年中國啤酒產量超越德國穩居世界第二。1998年-2013年,行業進入寡頭競爭階段,這一階段的企業開始并購其他啤酒廠商并擴大市占率。2013年中國啤酒產量達到峰值,自2014年開始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整體產量開始下滑,同比增速減緩。2018年至今,中國啤酒開始逐步轉向高成熟度市場,啤酒產品高端化、啤酒種類多元化成為新趨勢及必然趨勢。
四、行業壁壘
1、資金規模壁壘
啤酒行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固定資本的投入,包括廠房建設、生產線購置、設備更新等,是啤酒企業運營的基礎。而銷售渠道的開辟和維護,以及廣告宣傳的投入,也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開銷,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本支持。所以啤酒行業有著較高的規模經濟程度。而新進入企業更加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以達到市場競爭需要的規模,這導致新進入企業面臨資金規模壁壘。
2、品牌壁壘
品牌認知度是啤酒行業的一個重要進入壁壘。在中國啤酒市場中,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度較高,往往傾向于選擇自己熟悉和信任的品牌,這為已經建立起來的品牌提供了競爭優勢。對于新進入市場的品牌來說,建立品牌認知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是新進入者短期內難以逾越的障礙,從而形成較高的品牌壁壘。
3、技術壁壘
啤酒行業對企業在工程設計、機械加工、電器自動化控制、材料科學、微生物學、食品衛生學上的技術積累有較高要求,尤其是微生物技術需要長時間的經驗和數據的積累,以應用于生產線無菌測試,幫助在設備的設計和調試過程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而新進入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技術,并達到與在位企業相同的技術水平,因此,較高的技術壁壘是進入啤酒市場的一個重要壁壘。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啤酒行業目前在我國已經擁有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其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制造設備、包裝材料等,其中原材料包括大麥、小麥、大米、啤酒花等產品。中游為啤酒生產商,市場份額主要由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亞太、重慶啤酒以及燕京啤酒壟斷。下游銷售渠道主要包括餐飲、酒店、酒吧、超市、電商平臺等。啤酒行業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從上游來看,近兩年,在國家大力推廣優質小麥的政策下,優質品種小麥的播種面積大幅增加,為啤酒生產帶來充足的原材料。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將會直接影響啤酒的生產成本;其品質和新鮮度也會影響啤酒的品質和口感,因此上游原材料對啤酒行業有著較大影響。
從下游來看,啤酒生產商需要通過下游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售給廣大消費者。隨著下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將為啤酒銷售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線下餐飲行業不斷恢復,進一步帶動啤酒消費需求的增長,啤酒行業將得到不斷發展。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
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于1980年成立,是國內最早的啤酒生產商之一。公司主營啤酒、水、啤酒原料、飲料、酵母、飼料等產品的制造和銷售,其中啤酒的生產及銷售業務占公司主營業務的90%以上。在生產方面,公司產品主要為自產,公司及各子公司根據銷售計劃安排生產計劃;并結合市場實際銷售情況,調整或落實生產計劃,在控制庫存同時確保市場供應及時。在銷售方面,公司主要銷售模式為經銷模式,對重點市場深度分銷與協銷相結合,部分市場為大客戶協作模式。同時公司持續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策略,進一步提高公司啤酒的銷售量。2023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處于修復上升通道,居民餐飲消費頻次及消費能力均有所提升,為公司啤酒銷售提供重大利好。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啤酒銷量較上年增長5.69%,達到343.09萬千升。
(2)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之一。公司在國內擁有57家全資和控股的啤酒生產企業,及2家聯營及合營啤酒生產企業,分布于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其生產的青島啤酒為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品牌,已行銷世界一百余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以來,公司充分發揮青島啤酒的品牌、品質、生產基地及渠道網絡優勢,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時積極開源節流、控本降費、提質增效,實現了經營業績的持續快速增長。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啤酒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0.20%,達到729.4萬千升。
六、行業現狀
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啤酒生產企業不斷引進先進的釀造技術和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品質控制能力。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啤酒產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7%至3411.11萬千升。隨后2021年中國啤酒市場有所回暖,產量同比上漲5.6%,但與2019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22年中國啤酒行業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其產量較上年上漲1.1%,達到3568.7萬千升。2023年,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游行業需求不斷恢復,進一步刺激啤酒需求增長,從而導致啤酒產量同比上漲0.3%,達到3555.5萬千升。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1)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不斷加大對啤酒行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出要積極推進啤酒行業的發展。如2023年11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黑龍江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其中提出創新開展節慶會展營銷,辦好地方文化旅游節慶會展活動,提升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國際啤酒節、齊齊哈爾烤肉美食節等節慶活動品牌影響力。通過舉辦啤酒節,能進一步刺激當地消費需求的增長,推動啤酒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2)生活方式的轉變
中國消費者更加注重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轉變加快了啤酒替代白酒等其他酒精飲料的趨勢,使啤酒市場出現快速上升的勢頭。隨著中國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對酒類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啤酒相對其他酒精飲料具有相對較低的酒精含量,營養成分更為豐富,因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此外,由于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更加傾向于選擇方便、快捷的酒精飲料。啤酒的即飲性較強,更適合在聚會、野餐、戶外活動等場合飲用。
(3)消費群體年輕化
啤酒作為一種社交和休閑飲品,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中都有一定的消費需求。其中,18至59歲年齡段的人口是啤酒消費的主力人群,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數量目前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并且在今后10年內將會持續增長。這一趨勢反映出啤酒消費的潛力巨大。隨著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他們對酒類消費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年輕人更注重品質和口感,追求新鮮、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產品。這種消費需求的轉變推動了啤酒行業的創新和發展,促使企業不斷推出符合年輕人口味和需求的新產品。
2、挑戰
(1)原材料價格上漲
原材料在啤酒生產成本中的占比約為30%,其中大麥(及其制成的麥芽)占比最高。大麥的品質對啤酒的品質有重要和直接的影響。目前,國內啤酒生產企業主要使用進口啤酒大麥制造的麥芽釀造啤酒,國際市場中大麥價格變動對公司啤酒生產成本影響較大。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企業成本增加無法完全通過提高終端產品售價的方式進行轉移,原材料價格波動將對啤酒生產企業的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2)環保政策趨嚴
國家就工業企業生產涉及的環境保護事項頒布了系列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針對啤酒生產的特點,生態環境部對啤酒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制定有嚴格的標準。啤酒生產企業如未遵守環境保護相關規定,將受到嚴厲處罰。隨著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國家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未來針對啤酒生產的環境保護要求還將持續提高。
(3)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問題
啤酒的產品質量直接關系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其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質量標準。目前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所生產啤酒采用GB4927—2008優級標準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和HACCP-EC-01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但如果啤酒生產企業不能確保產品持續滿足質量和衛生標準,將可能出現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經營業績將受到負面影響。
八、競爭格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啤酒行業已經進入了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全國性的一線品牌主導行業整合,地方性強勢品牌勉強固守基本盤,尾部企業加速淘汰。目前,根據營業收入來看,我國啤酒企業可分為三個競爭梯隊,其中,百威亞太、青島啤酒、華潤啤酒占據第一梯隊;重慶啤酒和燕京啤酒占據第二梯隊;惠泉啤酒、蘭州黃河、香港生力啤等企業占據第三梯隊,也是數量最多的梯隊。
九、發展趨勢
近年來,啤酒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為搶占市場份額,各大啤酒龍頭企業積極推動產品高端化升級。如華潤啤酒以決戰高端、質量發展“為重心,聯手喜力補強高端品牌矩陣,逐步完善高端渠道和網絡;青島啤酒通過完善高端產品矩陣發掘新增長點,聚焦“青島”打造國產啤酒第一品牌等。同時,由于人們需求的多元化,未來啤酒廠商將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開發出符合需求的產品,啤酒產品逐漸多元化發展。此外,在國內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啤酒廠商為提升競爭力,將不斷推動啤酒出海。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研判2025!中國啤酒行業產業鏈圖譜、發展歷程、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趨勢分析:行業高端化趨勢明顯,精釀啤酒增長迅速[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dd2a6e2dd1963d26c8672c625ba6166e69bd4120.png?x-oss-process=style/w320)
研判2025!中國啤酒行業產業鏈圖譜、發展歷程、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趨勢分析:行業高端化趨勢明顯,精釀啤酒增長迅速[圖]
啤酒是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一般來說,其酒精含量多數在3%-7.5%之間。
![2023年中國啤酒行業發展現狀:產業轉型速度加快,啤酒利潤率不斷提升[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5d853aceb464ffcf6fad7c27bbd7795797b1b5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3年中國啤酒行業發展現狀:產業轉型速度加快,啤酒利潤率不斷提升[圖]
2022年,我國啤酒利潤總額為225.5億元,同比增長20.2%,利潤率為12.83%,而我國啤酒產銷量最高時期的2013年僅實現利潤總額125.81億元,利潤率僅6.94%。

重磅!智研咨詢發布《2023年中國啤酒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17年以來,我國啤酒產量出現逐年遞減的態勢,2020年產量達到近年最低值,共計3411萬千升,2021年產量有所回升,同比上漲4.4%,結束了連續三年的負增長。2022年啤酒產量整體穩定,全年產量共計3568.7萬千升,同比微漲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