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1579
0
4
2022年3月中國中藥材進出口數量分別為1.06萬噸和1.16萬噸
2022年3月中國中藥材進口數量為1.06萬噸,同比增長20.1%,進口金額為0.38億美元,同比下降14.9%,2022年3月中國中藥材出口數量為1.16萬噸,同比增長8.6%,出口金額為0.83億美元,同比增長6.2%。
中藥行業:各地中藥利好政策陸續出臺 中藥投資邏輯不改
上周醫藥生物報收9419.72 點,下跌2.73%;中藥Ⅱ報收7269.23 點,下跌0.17%;化學制藥報收10669.73 點,下跌0.68%;生物制品報收10454.92 點,上漲2.17%;醫藥商業報收5799.88 點,上漲1.35%;醫療器械報收8436.04點,下跌2.76%;醫療服務報收8526.48 點,下跌11.1%。
中藥行業:國家藥監局、醫保局先后強支持 優質中藥迎戰略性機遇
四大中藥產業投資邏輯:1)國務院、國家藥監局及醫保局發文強烈支持中藥產業,中藥產業面臨黃金發展期;2)中藥治療慢病及未病具有天然優勢,在老齡化及消費升級背景下,中藥的消費屬性促使其快速放量;3)國標提升、中藥飲片價格上漲,中藥配方顆粒及OTC類產品提價導致毛利率提升;4)板塊多年未漲,表現為估值底、位置低及籌碼結構好。
2021年三季度中國中藥行業A股上市企業營收排行榜:11家企業近五年第三季度的凈利潤逐年遞增(附熱榜TOP69詳單)
為研究中國各行各業A股上市企業披露的營收及相關利潤情況,智研咨詢數據中心推出《智研熱榜:2021年三季度中國中藥行業A股上市企業營收排行榜單TOP69》,以供參考。
中藥:平穩發展避風港 業績增長動力強
行業估值較低,關注度持續提升。由于中藥板塊創新實力相對較弱,估值普遍處于偏低位置,龍頭公司凈利潤穩中有升,不斷布局把控力強的新渠道與新產品,同時受到政策的不利影響較小,預計在2022年關注度將提升,帶動業績估值雙增長。
珍寶島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7.05億元,業績符合預期,生物藥布局加速[圖]
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致力為人類健康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的大型上交所上市企業(股票代碼:603567)。作為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公司聚焦創新創造、高質量、高科技的發展方向,業務涵蓋科技研發、制藥工業、中藥產業、金融投資四大板塊,是我國醫藥行業最具創新力的醫藥企業之一。
2021年中國及各地區中藥產業政策匯總:優勢市縣產業規劃成為亮點[圖]
2019年5月25日,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25日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標志著中醫藥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
中藥產業扶貧與科技創新研討會在成都舉辦
2021年10月20日,生物中心在成都召開中藥產業扶貧與科技創新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中藥道地藥材藥用價值與經濟價值,開展中藥產業扶貧,促進中藥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研討會由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院長楊利民教授主持,80余名院校和企業代表和生物中心中醫與中藥處工作人員參與會議。
2021年中國中藥藥業排行榜:云南白藥位居榜首,同仁堂排名第2(附年榜TOP50詳單)
互聯網周刊發布了“2021中國中藥藥業TOP50榜”,榜單從各大企業的創新、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進行綜合排序,智研咨詢數據中心推出《智研年榜:2021年中國中藥藥業排行榜單TOP50》,以供參考。
2020年中國中藥市場分析概括:2020年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中醫藥作為治療手段引起關注 [圖]
我國藥品流通市場中,醫藥商品銷售主要可分為西藥、中成藥、中藥材、醫療器械、化學制劑、玻璃儀器和其他七類。其中,西藥類藥品常年占據藥品流通市場主導地位, 2016年西藥類占比為74.4% , 2020年占比為71.50%,整體呈現下滑趨勢; 2016年中成藥類占比為15%,2020年占比為14.10%,較2016年有所下滑。中藥材類占比趨勢同中成藥類類似, 2012年達到歷史高點,占比為4.50%,此后平緩下滑, 2020年占比為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