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
1309
20000
2
國外研發新型緊湊型聲吶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研制出新型緊湊型聲吶,該聲吶采用新型回聲處理方法,與傳統聲音回聲可視化信號處理方法相比,在圖像清晰度、傳感器數量和使用的傳感器陣列尺寸權衡等方面具有優勢。
2022年上半年全國完成電信業務收入8158億元,其中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9% [圖]
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上半年共完成相關業務收入1624億元,同比增長36.3%。其中云計算和大數據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139.2%和56.4%,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3%,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9%。
三大運營商5月成績單:5G套餐用戶近9億,中國移動5G套餐用戶累計達到4.95億戶[圖]
6月21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公布了5月運營數據。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三大電信運營商合計使用5G套餐的用戶近9億,5G滲透率持續走高。同時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使用5G網絡用戶為4.5億戶,To C領域如何創新發展以擴大用戶5G感知值得關注。
2022年1-5月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650億元,同比增長8.5%[圖]
1-5月份,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650億元,同比增長8.5%,較1-4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按照上年不變價計算的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3.4%,增速較1-4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通信行業:ICT“雙碳”新基建 IDC溫控新機遇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要素,已經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力和驅動力。全球不斷加大投入算力及數據中心建設,近年增速保持較高水平,目前國內數字經濟背景下“東數西算”工程加快建設,IDC 資源在我國東西部呈現東密西疏、東熱西冷的特點,實施“東數西算”有利于數據中心提高能效,部署西部地區算力中心有望帶動產業鏈跨
中國電信一季度業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5%,延續產數業務持續高速增長
本公司發行的H股及A股分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或「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公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5%至1186億元;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9%至1100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1%至72億元,符合我們預期。
通信行業: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產業數字化業務高速發展
產業互聯網業務增長強勁,成為運營商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運營商資本開支保持平穩,結構上側重產業數字化和傳輸網投入,投資能效進一步改善。當前運營商板塊估值仍處于底部位置,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維持對行業“推薦”投資評級。
工信部: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 142.5萬個,2022年有望突破200萬個[圖]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部長通道”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142.5萬個,2022年有望突破200萬個。要繼續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同時考慮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6G)演進方向部署技術研究。
通信:關注能耗雙控背景下IDC供給側改革
市場方面,上周通信(申萬)指數上漲0.47%,同期滬深300 上漲0.04%,創業板指上漲1.02%。北京、上海近期出臺一系列關于數據中心行業監督舉措,我們認為其反映了在能耗雙控背景下對數據中心用能以及綠色化發展的要求趨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