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特別是近期以來,針對鐵礦石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大商所堅守不發生金融風險底線,持續強化市場監管,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并加緊完善鐵礦石期貨合約規則,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與風險管理的基礎性功能,進一步提升服務鋼鐵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的能力。
一是鐵礦石期貨市場運行中發揮了積極功能,反映了現貨市場供求關系。今年來鐵礦石期貨價格圍繞現貨供求因素變化波動,與現貨價格保持著較高的相關性,發揮了現貨市場和產業的“溫度計”作用;同時,在鐵礦石價格波動過程中,期貨價格一直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及國內現貨市場價格,發揮了價格“壓艙石”作用;在前11個月國內期貨市場成交、持倉和資金規模大幅增長的背景下,鐵礦石期貨成交、持倉規模同比下降,未現資金大規模進入炒作的情況。
二是交易所持續強化市場監管、優化合約規則,目的在于更好地貼近和服務現貨市場,而不是影響價格變動。在市場監管方面,從堅決防控金融風險、維護產業利益出發,今年來大商所持續強化鐵礦石期貨市場運行動態監測,從早、從小及時施策,通過實施交易限額、提高保證金水平和手續費標準等提高交易成本,防范可能的交易過熱,并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發揮監管合力,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在合約規則優化方面,大商所持續通過增加可交割資源、增加交割廠庫、研究推出動態升貼水方案實施等,目的是進一步提升交割便利性,促進期現融合,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基本功能,這些措施不會改變現貨供求關系,也不會成為期貨市場價格變化的決定性因素。
三是市場對今年來鐵礦石價格波動根源在于基本面因素及失衡的產業格局已有共識,新的貿易價格形成機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從市場分析看,基本面因素的變化是今年鐵礦石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深受鐵礦石賣方集中和買方分散的產業格局影響,特別是在產業競爭格局中,買方尚未形成合力,議價能力弱。要改變現有市場格局和定價機制,需要期現行業相向而行,形成合力,完善市場平衡機制,通過期貨市場建立新的貿易價格形成機制。在此過程中,大商所理當發揮積極作用。


2025-2031年中國鐵礦石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鐵礦石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鐵礦石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鐵礦石行業投資戰略研究,中國鐵礦石行業項目融資對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