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貴州林業產業擬定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4500億元;特色林業種植基地面積達到1200萬畝;林下經濟使用林地面積達到3200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面積達到1000萬畝;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到150萬畝。建成生態主導型林業產業發展體系,邁入全國林業經濟強省行列。
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各地資源稟賦,結合農村產業革命重點和全省“十四五”發展規劃,以森林資源提質增效為目標,編制全省林業產業發展五年行動方案,明確以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生態旅游和康養、花卉苗木為重點產業的發展方向。整合天然林保護、森林撫育、公益林管護、退耕還林、國家儲備林、木本糧油基地建設等政策,支持林業產業發展。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科學制定實施方案,確定發展目標、主推模式和經營強度。
抓好林種結構調整。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以國儲林項目為抓手,布局大徑級和珍貴樹種用材林,重點打造以人工商品林為主的用材林基地。聚焦竹、油茶、花椒、皂角、刺梨、桑、核桃等具有貴州特色、比較優勢的重點品種,用好低產低效林地、退耕還林地、造林失敗地等地塊,建設規模化的特色林業產業基地。引導企業圍繞基地搞加工,就地提升價值、吸納就業、促進增收。充分利用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林下空間,大力發展林藥、林禽、林畜、林菌、林蜂等林下經濟,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林下經濟種養基地。制定林下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探索結合煙地輪作發展花卉苗木產業。
抓好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搭建經營主體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推廣單位合作平臺。大力發展木竹材、食用藥用林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林產品附加值。加快良種選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等先進實用技術成果的轉化,培育一批林產品品牌。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積極推動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產業提質升級,著力打造提升生態旅游康養試點基地,建設森林康養示范縣。
抓市場主體培育和擴大投入。圍繞我省林業資源優勢包裝項目,重點引進培育一批具有規范化種植經驗、精深加工能力、產品銷售、示范帶動能力強的林業龍頭企業。完善林業相關配套政策,深入推進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探索林權抵押貸款及林權收儲擔保融資、農民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民聯保貸款方式,為林業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大財政貼息扶持力度,用好國家政策性貸款、地方專項債券和綠色產業基金,積極爭取國家“油茶貸”等政策支持,加大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有效信貸投入。


2025-2031年中國林業行業運營現狀及市場發展策略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林業行業運營現狀及市場發展策略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林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林業投融資及風險分析,2025-2031年中國林業企業戰略實施及保障措施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