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五”林業草原建設成就
“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約束性指標順利實現,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森林面積完成33.07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75.6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1%,濕地保護率達到52%,治理沙化土地1.5億畝。
“十三五”中國森林面積及森林蓄積量變化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從國際重要濕地面積和數量來看,2020年國際重要濕地面積109.91萬畝,較2016年增長48.23萬畝;國際重要濕地數量64個,較2016年增長15個。
2016-2020年國際重要濕地面積和數量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林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從中國不同時期沙化土地年均面積變化情況來看,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沙化土地年均面積369萬畝;1995-1999年,中國沙化土地年均面積515萬畝;2000-2004年,中國沙化土地年均面積-192萬畝;2005-2009年,中國沙化土地年均面積-258萬畝;2010-2014年,中國沙化土地年均面積-297萬畝。
中國不同時期沙化土地年均面積變化情況(單位:萬畝)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林草產業穩步壯大。“十三五”中國林草產業總產值超過8萬億元,形成了經濟林、木材加工、森林旅游3個年產值超萬億元的支柱產業。林產品生產、貿易居世界第一,林產品對外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2020年中央資金投入64億元,選聘110.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成為生態護林員,帶動脫貧人數300萬人,可以看出中國林草產生態扶貧成效顯著。
2016-2020年中國生態護林員及帶動脫貧人數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二、“十四五”林草規劃
中國為確保林草各級各類規劃在主要目標、發展方向、總體布局、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方面協調一致,建立以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為基礎,以林草保護發展規劃綱要為統領,以林草專項規劃為支撐,由國家與地方規劃共同組成的林業草原國家公園融合發展規劃體系。
“十四五”中國林草規劃體系(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十四五”中國林草規劃體系(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林草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承載力不強,生態系統不穩定,部分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國土綠化難度大,加上政策支撐體系不健全,科技創新和技術裝備落后等林草規劃,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面臨一定的挑戰。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科學綠化,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深化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提高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推動林草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預計到2035年,中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明顯增加,林草對碳達峰碳中和貢獻顯著增強,建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野生動植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顯著增強,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極大提升,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堅實牢固,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到2025年,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80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濕地保護率達到55%,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18%,沙化土地治理面積1億畝。
“十四五”時期林草保護發展主要指標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加強重點區域綠化。預計人工造林任務面積10030萬畝,占20%;飛播造林任務面積1270萬畝,占3%;封山育林任務面積8700萬畝,占17%;退化林修復任務面積7000萬畝,占14%;人工種草任務面積6070萬畝,占12%;草原改良任務面積16930萬畝,占34%。
“十四五”中國國土綠化任務量及分布(單位:萬畝、%)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十四五”時期,要建立和實行以森林經營規劃和森林經營方案為基礎的森林培育、保護、利用決策管理機制。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重點加強東部、南部地區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加大人工純林改造力度,培育復層異齡混交林,建設國家儲備林。預計2025年,中國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99.52立方米,較2020年增長3.35立方米;混交林比例45%,較2020年增長3.08%。
2020、2025年中國森林質量提升目標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國家不僅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還要加快良種選育。至2025年國家改擴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50處;新建采種基地50處;國家草種原種基地15處;生產基地30處;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20處。
國家重點樹種草種基地建設任務(單位:處)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蟲害發生面積11859.35萬畝,占61.84%;病害發生面積4427.12萬畝,占23.09%;鼠(兔)害發生面積2610.06萬畝,占13.61%;有害植物發生面積280.18萬畝,占1.46%。“十四五”期間,要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綠色防控技術。到2025年,消滅黃山、泰山疫情,中國疫情發生面積和鄉(鎮)疫點數量實現雙下降,縣級疫區數量控制在2020年水平以下,疫情快速擴散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2020年中國各類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單位:萬畝、%)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加快現有技術的組裝配套和科研成果轉化, 加快中國林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十四五”時期,林草業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局級重點實驗室30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5個;局級生態定位觀測研究站90個;林業和草原國家長期科研基地150個;林業草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個;省局共建創新高地3-5個。
“十四五”中國林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單位:個)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十四五”時期,要培養國家級人才,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推進科技人才梯隊建設。到2025年,國家和地方林草科技創新人才計劃3000人;林草科技特派員5000人;局級林草鄉土專家1500人;國家和地方林草鄉土專家計劃10000人。
“十四五”中國林草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林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林業行業運營現狀及市場發展策略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林業行業運營現狀及市場發展策略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林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林業投融資及風險分析,2025-2031年中國林業企業戰略實施及保障措施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