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1 年10 月27 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開展康復醫療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市等15 個省份作為康復醫療服務試點地區,重點在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多元化服務模式、專業隊伍建設以及價格支付等支持政策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地方經驗,以點帶面,帶動全國康復醫療服務快速發展。
文件是繼2021 年6 月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意見的通知》后的進一步推動落實,明確試點地區和試點任務等。
點評:
——康復醫療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部分。加快發展康復醫療服務,切實增加康復醫療服務供給,滿足群眾多樣化康復醫療服務需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
1)從供給端,政策鼓勵增加康復醫療機構和床位數量,民營康復大有可為。
政策提出“增加提供康復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床位數量”并提出要“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康復醫療中心等,增加康復醫院和康復醫療中心的數量。”
2)從需求端,增加康復治療師數目,有助于解決行業發展的“人才”瓶頸,探索將康復醫療知識納入全體醫務人員培訓,有助于解決“滲透率”的問題。政策提出“增加康復治療師數量,提升康復治療能力。探索將康復醫療基本知識納入全體醫務人員培訓中,逐步將康復理念貫穿于疾病預防、診療、康復等全過程。”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支付能力提升,康復的需求在顯著增加,但是也受制于康復認知的提升,如果后續能夠提升社會對康復的認識,有助于康復滲透率提升。
3)從支付端和醫保端,醫療服務價格有望調增,醫保支持力度有望加大。
政策明確提出“應當將康復醫療服務價格納入本地區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統籌考慮”,康復主要體現勞務技術價值,并且結合目前云南、安徽、江蘇鹽城等價格調整,預計調升為主;醫保上提出“切實落實國家確定的康復綜合評定等29 項醫療康復項目,并加強醫療康復項目支付管理”,而且已發布政策來看,新增康復項目也獲得了醫保支持,如北京將“移動式機器人輔助下肢步行訓練”納入醫保支付目錄,價格為222 元/次。
投資觀點
人口老齡化疊加支付能力和康復意識的提升,康復的需求不斷增加;國家陸續推出的政策,加速行業的發展;我們認為康復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服務和設備均有投資機會:在服務端,三星醫療,以重癥康復為特色,符合目前政策鼓勵的“康復醫療多學科合作模式”,且在跨區域拓展和整體運營上優勢明顯;在設備端,翔宇醫療、偉思醫療等在滿足終端需求,尤其是醫院一體化需求上更具有優勢。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公司經營不及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