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總體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正處在加速發展期。而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充電是否便捷、安全水平、智能化控制等這些方面是工信部發展新能源汽車重點督促解決的問題。
“下一步,我們企業要做大做強。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于小而散的狀況。”肖亞慶說。
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集成電路的制造產能持續緊張,各行業陸續出現了“缺芯”問題,尤其是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數據顯示: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由2014年的290億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46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9%,2020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有所下降,約為460億美元。
2014-2020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得制造企業普遍放緩了產能擴充計劃,造成了產能供應和需求間的錯配;二是疫情持續反復,使一些國家和地區關停了部分芯片生產線,造成了產量下降,部分芯片出現斷供。
田玉龍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協調力度,加強供應鏈精準對接,使汽車芯片能夠在供給能力上全面提升,使汽車行業平穩健康發展。主要有三項措施:
一是保障穩定運行。加強對汽車行業發展和芯片制造供應能力的監測,分析研判,有針對性地解決現在汽車企業存在的短缺問題,積極扶持芯片制造企業加快提升供給能力,加快替代方案投入運行使用,優化整個產業鏈布局,使芯片供給能力從長遠期來看形成穩定供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是加快轉型升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特別是加快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繼續深化開放合作。特別是與國外加強在技術創新、國際貿易、標準法規上的開放合作,使我國芯片產業鏈供應鏈按照雙循環的要求進一步穩定發展,通過建立長效機制,高質量地促進汽車工業的發展。


2025-2031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汽車芯片重點企業運營分析,中國汽車芯片行業投資機遇分析,中國汽車芯片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