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定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到給車企補貼、免征車輛購置稅、要求政府公務用車采購要達到一定比例以及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廣泛開展;從市場興起電動汽車熱潮,到新能源車已列進消費者的購車清單中;從充電樁大范圍建設,到圍繞新能源車做生意的商家越來越多。。。。。。從中不難看出,新能源車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更是業內的一致共識。
在燃油車基礎上形成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風向,以下這些關鍵詞使用的頻率越高,越代表著新能源車發展戰略向前推進的步伐正在加快。
關鍵詞一:停售
在低碳環保、能源壓力等因素會集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破局的重要實現方式。在這方面,不僅僅是中國有這樣的需求,更有意思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多數國家也都有著同樣的共識,且均希望在推廣和發展新能源汽車這件事上,步子快一些,動靜大一些,如此離國家戰略的實現才會更近一些。因此,在市場上催生的“停售”一詞,受關注的程度不可謂不高。
比如,荷蘭很早就宣布,到2025年停售傳統燃油車(后改為2030年)。緊接著,挪威、德國、印度、法國等國家,相繼明確了停售燃油車時間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生態大省的海南,率先明確將于2030年全面停售燃油車。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正在海南這片大地上蓬勃興起。
除國家之外,一些汽車品牌也推出了“停售”計劃。
例如,北汽曾宣布,2020年在北京停售燃油車,2025年全國范圍內停售燃油車;奔馳計劃到2039年停售燃油車,并期望提前完成規劃;長安汽車曾計劃,到2025年停售燃油車,等等。
關鍵詞二:停止研發
關于“停止研發”,主要是指停止對燃油車相關技術的研發。在這方面,大眾汽車頗具戰略眼光。
早在2019年,大眾汽車運動部門曾宣布停止內燃機賽車的研發。今年3月17日,又傳出大眾旗下的豪華品牌奧迪將停止研發汽油或柴油發動機,并將在10到15年后徹底轉向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
奧迪CEO馬庫斯·杜斯曼表示,對于現有使用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車型,未來將會逐漸轉換為電動車型。
2018年,同是大眾旗下的保時捷品牌對外宣布,將放棄生產燃油汽車,將重心轉移至混合動力和電力技術上,向電動汽車領域進軍。
豐田公司更早于大眾宣布停止傳統燃油汽車的研發。日本朝日新聞于2017年報道,豐田公司將在2025年前停止生產傳統純燃油汽車,轉而研發生產電動汽車(EV),混合動力汽車(H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V)和燃料電池汽車(FCV)。
此外,還有不少車企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形式對外表示,或停止傳統燃油汽車的研發,或制定停止燃油發動機研發的時間表,目標都指向更有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上。
關鍵詞三:新發展規劃
這里講的“新發展規劃”,針對的仍然是新能源汽車。
早在2018年,福特汽車稱,按照新的發展規劃,公司到2025年底將在華推50款新車。其中有8款為純電動車,其中將包含SUV。
今年2月17日,福特汽車公開宣稱,將投資10億美元將位于德國科隆的工廠改造成電動車工廠,目標是在2030年前使在歐洲銷售車型全部為純電動車。
豐田汽車于2019年對外宣布,按照新制定的發展規劃,公司將從2020年開始開發全新的純電(BEV)平臺,同時依次發售跨界、SUV、超小型車、公用事業車等6種新的純電車。
大眾汽車同樣于2019,在電動領域的發展規劃中提到,大眾集團將調整電動化布局,將原計劃的10年發布50款純電動車提高到70款(包括奧迪、保時捷等車型)。
2020年底,通用汽車表示,將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加大投入,未來5年規劃投資將達270億美元,投資力度超越其燃油車項目。2025年底前公司將在全球推出30款純電動車型,在中國推出的新車型中新能源占比將超過40%。
今年3月17日,寶馬集團在年度財報發布會上透露,至2023年,寶馬將會提供12款純電動車,覆蓋緊湊型到大型車型的九成細分市場。得益于豐富的產品矩陣,寶馬期望2021年在全球交付100萬臺電動化車型,到2025年底完成全球200萬輛純電動車交付,到2030年純電動車型將至少占到寶馬集團總交付量的50%。未來十年左右,寶馬集團計劃在全球累積交付約1000萬輛純電動汽車。
此外,奔馳品牌也發表類似的言論,試圖全身心投入到電氣化車輛的研發當中。
寫在最后:
隨著各汽車廠家推出聚焦新能源車的發展戰略,以上列出的關鍵詞頻率將會越來越高地出現在網絡以及各種報道中。在我們看來,這當然是一種好現象,出現頻率和搜索頻率越高,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發展正被普通民眾廣泛關注,而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汽車,是離不開普通民眾這個主體,正如當事物有了一定基礎之后,發展起來也就水道渠成了。
大家還有什么看法呢?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成本和價格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趨勢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