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山北麓的新疆呼圖壁縣,2000余畝釀酒葡萄還在“冬眠”。種植葡萄的人們根據氣溫變化,適時進行田間管理。在一處生態葡萄酒文化旅游田園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加快施工步伐。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觀光度假……當地的葡萄酒全產業鏈已露雛形。
目前,新疆釀酒葡萄種植面積近50萬畝,約占中國三分之一,已形成了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產區。 記者梳理發現,市面上銷售的本地產葡萄酒品種超300種,價格幾十元(人民幣,下同)至上千元不等。但實際上,起步較晚的新疆葡萄酒整體知名度并不高,在中國各大商超的覆蓋率也較低。
近年來,新疆調整葡萄酒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革新。在天山北麓產區的呼圖壁縣,新疆天園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葡萄酒龍頭企業“強強聯合”,通過“小產區+企業+農戶”模式,從田間管理、品種更新等各個環節提升釀酒葡萄品質。
如今,該公司2000畝釀酒葡萄取得有機認證,優質園面積達到1000余畝。葡萄酒生產“七分種植、三分釀造”。當地龍頭葡萄酒企業還通過建立釀酒葡萄技術研究中心、引進國外先進釀造設備等方式,保障釀造技術。
數據顯示,天山北麓已成中國最大的葡萄原酒供應基地,葡萄酒生產能力近35萬噸。按照規劃,當地將繼續打造三四個認證小產區,以“小產區撬動大產業”,輻射帶動35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發展。
同時,新疆一批國家級小產業園區逐步成型,使葡萄產業步入可持續發展的狀態。2020年,位于新疆中部的焉耆縣葡萄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億元。葡萄酒產業發展,也帶動了文化及旅游業發展。焉耆縣推出“旅游+綠色工業”“旅游+觀光農業”等,完善葡萄酒產業鏈的同時也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焉耆縣一酒莊總工程師蔣延軍說:“酒莊已注冊成立文化旅游公司,700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即將落成。屆時,旅游度假、休閑運動、健康養生等‘葡萄酒+’復合業態,將積極促進葡萄酒產業多元化發展。”
呼圖壁縣生態葡萄酒文化旅游田園項目負責人唐超稱,該項目已累計投資2.5億元,建成了國家級釀酒葡萄種植基地、酒窖、農莊等,并成立了7家葡萄專業合作社。“將按照小酒莊、大產業方式,實現葡萄酒從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溯源,以及葡萄酒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最終把天山北麓生態葡萄酒產區建成大型‘葡萄酒主題公園’田園綜合體項目。”


2025-2031年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共十六章,包含葡萄酒行業投資風險預警,葡萄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葡萄酒企業管理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