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政策】國家藥監局部署加強中藥標準管理工作
7月4日,國家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利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加強中藥標準管理工作,審議通過《中藥標準管理專門規定》。
會議指出,中藥標準是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為保證中藥質量而制定或核準的強制性技術規定,是保障中藥安全有效的重要基礎,作為中藥監管的重要抓手,在中藥監管工作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中藥標準管理專門規定》圍繞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從政策和技術層面分別作出規定,將藥品標準管理的通用性要求與中藥產品自身特點相結合,對中藥標準研究制定的基本原則、各類中藥質量標準具體要求、標準修訂、實施等進行規定,明確了責任主體,規范了關鍵流程。
《中藥標準管理專門規定》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后續,國家藥監局將組織開展宣貫培訓,進一步規范提升中藥標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點評: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中醫藥行業逐漸現代化,中藥材的生產規模、使用頻率隨之增加,但中藥材的質量問題也逐漸凸顯。為加強藥品質量監督管理,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各地方藥監部門對藥品生產、經營及使用單位每年開展多期抽檢,并對抽查檢驗發現的不符合規定藥品相關情況進行公告。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中藥材/中藥飲片抽驗工作中,藥物批次不合格數量為551批次,較2022年上升了20%,其中不合格藥材品種達208種,且中藥材不合格數量在藥品質量不合格統計中連續5年占比第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中藥藥品監管改革深入推進,中藥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存在的短板問題也在加速補足。
但從當前情況來看,國內中藥行業內中藥材質量依然不容樂觀,這不僅可能導致中醫治療效果不佳或產生不良反應,使得消費者正常權益甚至是身體健康受損,也會使中藥材行業聲譽受到嚴重損害,影響整個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國家藥監局此次再度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加強中藥標準管理工作。未來,隨著會議上通過的《中藥標準管理專門規定》逐步實施,我國中藥行業對中藥材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增強。同時,未來在國家藥監局主持下,我國將加強對中藥材種植生產各環節人才的培養,國內中藥材種植、采集、炮制等各生產流程將得以進一步規范,將為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物質支持基礎。
圖1:2020-2023年中國中藥材/中藥飲片抽驗質量不合格數量變化(單位:批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重點事件】國家藥監局組織召開民族藥監管工作專題會議
7月3日,國家藥監局在西寧市組織召開民族藥監管工作專題會議。黨組成員、副局長趙軍寧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近年來,國家藥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民族藥發展重要部署,民族藥研制和質量控制水平持續提高。
會議強調,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提升民族藥監管能力,加強標準管理,筑牢民族藥高質量發展安全底線。
會上,西藏、青海、四川、甘肅、云南、內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區)藥監局參會代表就民族藥監管工作交流發言,國家中醫藥局科技司、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中國民族醫藥協會有關負責同志以及部分民族藥生產企業代表應邀參加會議并發表意見建議。
期間,趙軍寧在青海調研民族藥監管工作。
【重點事件】ISO國際標準《中醫藥——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正式發布
7月1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ISO國際標準《中醫藥——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ISO 6559:202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terile three-edge needle for single use)。
本標準由中國主導制定,由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郭義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聯合多國主導制定。本ISO標準經過國內申報、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立項申報,于2021年3月12日經過21個國家投票,通過新項目投票,正式立項。本標準由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加納、意大利、日本、沙特阿拉伯7個國家會員國積極參與制定。本標準制定歷經ISO標準制定的預階段、提案階段、準備階段、委員會階段、征詢階段、批準階段和出版階段7個階段,每個階段需起草相應的文件,分別為工作小組草案(DW)、技術委員會草案(CD)、國際標準草案(DIS)、最終國際標準(FDIS)與正式發行的國際標準(IS)。2024年6月12日ISO/TC249會員國對FDIS進行投票,最終100%同意,0票反對,準許發布。本標準是ISO/TC249發布的第111項國際標準。
【重點事件】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與澳門科技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7月3日,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與澳門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召開冀澳中醫藥合作對接座談會。河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凱與省政協常委、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唐嘉樂共同簽署協議,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范社嶺出席活動。
為持續深化冀澳中醫藥合作,鞏固合作成果,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和澳門科技大學圍繞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內容再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采取共建學科、項目合作、人員交流、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多種合作方式持續進行對接,推動冀澳雙方在產學研醫各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張凱表示,河北與澳門科技大學開展中醫藥合作互補性強,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對助力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進一步理順合作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圍繞中醫藥定量化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文化和學術交流等共同謀劃和推動有深度的合作項目,促進冀澳中醫藥合作走深走實。
范社嶺表示,澳門科技大學擁有一流的中藥研發團隊和設備,河北是中醫藥資源大省,正在全力向中醫藥強省邁進,雙方合作有著良好的基礎,省政協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充分調動委員力量,持續為冀澳中醫藥合作集智聚力。
唐嘉樂表示,澳門科技大學擁有完善的中醫藥教育培養體系和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河北在中醫藥科研、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希望以此次簽約為契機,用好澳門相關的政策優勢,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機制,助力兩地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來自冀澳兩地的高校、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企業等圍繞合作意向展開了深入探討,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活動在河北中醫藥大學舉辦,澳門科技大學、河北中醫藥大學、河北省中醫院、石家莊市中醫院、石家莊以嶺研究院、安國市政府、保定中藥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重點事件】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微創技術信息研究分會成立暨中醫微創技術發展大會在寶安召開
7月6日,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微創技術信息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中醫微創技術發展大會在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召開。
本次大會旨在推動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與中醫微創技術的融合發展,提高中醫微創技術臨床治療水平及在國內外影響力,促進提高中醫微創技術治療各種疾病臨床療效,加強中醫微創技術與疼痛及康復學等學科的交叉合作和共同發展。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會長吳剛、副會長朱佳卿,中醫微創技術分會會長董福慧,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中醫處二級調研員韓春艷,寶安區衛生健康局局長幸思忠等領導專家出席大會。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作為大會承辦單位,院長張恩欣介紹了醫院發展現狀以及近年來取得的成績。
會上,吳剛為中醫微創技術信息研究分會授牌,并為分會會長董福慧教授頒發證書;朱佳卿為分會副會長、秘書長頒發證書。大會舉行了20余場學術講座,分享了中醫微創技術的臨床應用與思考,共享中醫藥發展的最新成果。
【重點事件】國醫大師晁恩祥學術思想交流會召開
7月6日,國醫大師晁恩祥學術思想交流暨傳承工作室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于文明、中日友好醫院院長周軍等出席會議并致辭,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屠志濤作視頻致辭。
于文明表示,全面系統地總結繼承名老中醫專家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對于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晁恩祥的學生和團隊能夠充分發揮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的平臺作用,認真總結、傳播發揚晁恩祥精深的學術思想、實用的臨證經驗和高尚的醫德醫風,為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傳承工作樹立典范,為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會上,專家學者圍繞晁恩祥學術思想、臨床診療經驗等,分別以《國醫大師晁恩祥治療難治性肺病及雜病經驗》《應用國醫大師晁恩祥蘇黃顆粒治療咳嗽的臨癥要點》《晁恩祥教授運用平胃散治療脾胃病經驗介紹》等為題作分享。
晁恩祥收徒儀式同期舉辦。晁恩祥表示,希望新老弟子堅持讀經典、做臨床、多思悟、做科研、寫文章,守正創新,做好中醫藥工作的傳承人。
大會由國醫大師晁恩祥傳承工作室、北京市薪火傳承“3+3”晁恩祥工作室、北京晁恩祥中醫藥傳承發展基金會主辦。
【重點事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啟動蒙醫中醫醫院人才培養研修班
7月4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舉行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管理人員高級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課程有中醫藥管理、臨床技能、科研方法、文化傳承等內容,旨在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在少數民族地區均衡布局。培訓班過程中,河北秦皇島市中醫醫院、山東棗莊市中醫醫院相關人員同時線上參與學習。
培訓班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黨委副書記白俊杰與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副院長烏蘭娜簽署醫療技術指導合作協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醫務人員介紹,此次舉辦研修班標志著“雙首”健康行動在人才培養和醫療資源下沉方面取得進步,未來,醫院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與呼和浩特市等少數民族地區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
【重點政策】國家藥監局綜合司、海關總署辦公廳發布《關于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
7月1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聯合海關總署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提出對來自于不存在瘋牛病疫情禁令國家(地區),且符合我國海關檢疫要求和藥品質量檢驗要求的牛黃,允許其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試點時限設定為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年,到期后根據試點工作情況,牛黃進口使用相關工作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開。
【重點事件】中國中藥協會發布“關于征集《中藥炮制輔料系列標準》項目參與單位的通知”
7月4日,中國中藥協會發布“關于征集《中藥炮制輔料系列標準》項目參與單位的通知”,指出,根據《中國中藥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協會經研究決定立項開展《中藥炮制輔料系列標準》編制工作,現公開征集參與單位。
【重點政策】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關于開展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和中藥炮制工匠師遴選工作的通知》
7月1日,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和中藥炮制工匠師遴選工作的通知》,旨在打造一批技術規范、特色突出、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中藥炮制平臺。
根據《通知》,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申報單位為省內注冊并正常運營,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藥生產企業。聯合申報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應有中藥領域重點實驗室或研究室作為平臺支撐;醫療機構應有轉化應用條件的省級以上中醫優勢專科。
中藥炮制工匠師的申報人應從事中藥炮制、制劑工作年滿30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獨特技藝,熟練完成特色品種的全過程炮制操作,促進規模化生產。
【重點事件】首屆靈芝日主題活動在榕舉辦,為中國靈芝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7月6日,首屆靈芝日暨林志彬教授靈芝學術成果館開館儀式在福州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食用菌協會藥用真菌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藥協會靈芝專業委員會、福建省食用菌行業協會主辦。政企單位、院士專家、行業代表、媒體工作者約260人親臨現場,共話靈芝新質生產力,共謀大健康產業未來。
啟動儀式上,仙芝樓與福建中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農科院食用菌所、福州大學5家科研院校分別簽訂不同主題的產學研合作協議,擬在高品質靈芝菌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高活性靈芝三萜的制備及產業化應用研究、福建道地中藥特色創新產品研發與大品種培育、靈芝活性成份藥理作用和機制研究、食藥同源健康食品研發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活動現場,“林志彬教授仙芝樓靈芝工作室”同步揭牌。據悉,該工作室將結合林志彬教授在靈芝藥理研究領域五十多年的學術成果,開展以公眾健康需求為導向,提升健康素養為目標的科研合作,對企業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重大意義,也有助于為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此外,活動現場還設置AI互動、中醫問診、靈芝咖啡品鑒等體驗項目,讓與會者在互動體驗中感知靈芝之美、靈芝之妙用,用文化與科技講好中國靈芝故事。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靈芝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和主題沙龍,海內外專家圍繞靈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藥藥理學研究與產品研發的思考、靈芝抗衰老研究等話題展開探討。
據悉,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仙芝樓錨定靈芝“文化+科技”新賽道,致力于打造一條集育種、栽培、科研、生產、檢測及文化傳承于一體的有機靈芝全產業鏈,在福建積極打造“中國靈芝文化與學術研究科普新基地”。當天,首個以靈芝學術研究為主題的“林志彬教授靈芝學術成果館”也在仙芝樓正式開館。
【重點事件】醫藥健康領域科技成果對接會(人參專場)活動在撫松縣舉辦
7月4日,由省科技廳、白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省科技廳中藥辦、白山市科技局承辦的醫藥健康領域科技成果對接會(人參專場)活動在撫松縣舉辦。會議以“匯聚科技力量 賦能人參產業”為主題,通過開展主旨演講和科技成果推介活動,推動人參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寶芳出席活動。
主旨演講環節,中國藥科大學封亮教授、吉林大學李平亞教授、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蘭青山、吉林農業大學李偉教授、成都大學張亞玉研究員等5位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分別作了《立足人參資源優勢,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紫金參”基礎研究與產品研發》《以人參為基源的創新藥物成果推介》《人參產業何日復蘇》《人參新型功效成分的創制與應用》《生態種植助力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等主旨報告。報告聚焦人參產業發展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圍繞人參產業資源優勢、新藥創制、產業前景、成分功效、生態種植等方面作了系統論述。
科技成果推介環節,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吉林農業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醫藥學院等15位省內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分別圍繞人參領域醫藥成果、化妝品、中藥材種植、精深加工成果組織召開對接會4場、推介科技成果15項。通過現場成果對接及問卷調查,98項科技成果中有45項被參會企業代表列入需求清單,下一步省科技廳將對企業進行回訪,與高校院所搭建對話橋梁,促成人參醫藥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重點事件】2024國際醫藥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召開,康緣藥業連膺中藥研發榜首
7月4日-5日,“2024國際醫藥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在中國·雄安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其中,備受關注的《2024中國中藥研發實力排行榜》正式揭曉。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奪得“中藥榜”狀元之位,表明了康緣藥業的研發實力和創新水平得到專家委員會的肯定以及行業的充分肯定與認可。
本屆峰會聚焦“新藥研發與臨床試驗”方向,邀請多位院士出席,匯集數百位政、產、醫、學、研、資的產業專家,面向醫藥產業研發與臨床等專業人士,共同探索創新藥發展趨勢、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前沿技術、臨床試驗、挖掘創新藥企業商業化核心價值等,有效促進醫藥創新生態系統與新質生產力打造,加速中國創新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點企業】方盛制藥子公司中藥創新藥研發項目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準
7月5日,方盛制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廣東方盛融大藥業有限公司中藥創新藥研發項目益氣消瘤顆粒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據悉,益氣消瘤顆粒的處方為臨床效驗方,是由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級名老中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原湖南中醫藥大學校長尤昭玲教授結合多年來在婦科疾病的臨床經驗審訂而成,用于氣虛血瘀所致子宮肌瘤無手術指征者,婦人胞宮有腫塊,小腹部或脹滿,或疼痛,或月經不調,或帶下異味。
【重點事件】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中醫藥專題論壇在京舉辦
7月4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承辦,北京市中醫藥對外交流與技術合作中心和北京中醫藥學會共同協辦的“2024 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中醫藥專題論壇會”在北京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技術處處長徐向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常務副院長商洪才、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趙宇平等人出席會議。
本次論壇會聚焦中醫藥領域的重要板塊,以“新場景·新趨勢·新臺階”為主題,通過“主論壇+圓桌分論壇”的形式,圍繞數字中醫“醫、教、研、產、用”五個維度進行了深刻地探討與交流。
開幕式上還公布了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中醫藥應用場景案例”。經組織專家嚴密評選,現場共計為14項成果案例頒發獲獎證書。除了案例發布,現場還首發中醫藥數據資源元數據、中醫古籍影印出版數字化技術規范等數智化服務標準,啟動中醫專科病臨床科研信息標準項目,推出中藥飲片調配實時預警系統、中藥調劑關鍵技術數據要素應用等多個重磅成果。
【重點事件】世界中聯中藥上市后研究與評價專委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7月5-7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以下簡稱“世界中聯”)中藥上市后研究與評價專業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在河南鄭州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世界中聯中藥上市后研究與評價專委會與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主辦。
大會以“臨床價值新戰略·AI賦能真實世界”為主題,以縱論中成藥價值評價領域進展,推動AI賦能中藥上市后研究模式的學術交流為目標,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校專家、多位岐黃學者蒞臨參加。報告形式豐富多樣,設置了主旨報告、圓桌論壇、碩博士論壇等,內容涵蓋了心腦血管、感染、腫瘤、骨傷、婦兒、傳承創新發展多個論壇,共安排68場精彩演講報告。來自包括德國、日本等海內外的300余位專家學者現場參會,52萬余人次線上觀看會議直播。
本次大會以中醫藥新質生產力聚焦“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視角,引領中醫藥“未來產業”,為實現中醫藥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的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重點事件】鷹眼智慧中醫亮相基層衛生健康發展大會,助力優質中醫藥資源普惠基層
7月5日,由健康報及河南省衛生健康委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基層衛生健康發展與傳播大會暨基層衛生重點工作經驗交流會在鄭州召開,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領導、健康報社領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基層服務管理處領導,河南省政府、河南省衛健委、廣東省衛健委、甘肅省衛健委、重慶市衛健委等領導,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余名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齊聚一堂,圍繞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做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話題,進行了深度的政策解讀和經驗交流。
北京鷹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鷹眼集團”)攜帶智慧中醫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共同體建設解決方案及配套軟硬件、醫生與專家團隊亮相大會,獲得了與會人員的高度關注。
會上,鷹眼集團布設了全套展覽展示區,吸引了眾多基層衛生工作者爭相體驗,紛紛評價其可以更好地解決區/縣醫院疑難雜癥診療能力不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無法高效運轉、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對常見病與多發病中醫診治能力缺失的問題。
通過此次大會可以看出,基層醫療衛生事關群眾身體健康,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這與鷹眼智慧中醫醫能體解決方案面向縣級政府及基層醫療機構的定位高度契合。深度聚焦基層醫療機構發展困局,致力于通過數字化方式促進中醫藥高質量傳承與發展,鷹眼智慧中醫將繼續扎根基層,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并下沉基層,更普惠可及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重點事件】“三項改革”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路演暨“高校院所進三原”活動成功舉行
7月5日,咸陽市“三項改革”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路演暨“高校院所進三原”活動在熱烈的氛圍中拉開帷幕。三原縣科技局局長李世鋒主持了本次活動。
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西安-咸陽創新驅動一體化發展安排部署,以科技賦能中醫藥產業,打造秦創原中醫藥特色產業創新聚集區,推動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做實見效。
此次活動為高校院所與企業搭建了溝通合作的橋梁,有力推動了科技成果在三原縣轉化落地,對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