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胡潤研究院于近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我國獨角獸企業發展現狀也浮出水面。一方面,《2024全球獨角獸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共有340家獨角獸企業,全球排名第二;另一方面,2023年我國新晉獨角獸企業數量為56家,其中多為智能制造、能源電力等“硬科技”企業。
所謂獨角獸企業,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還未上市的公司,其作為加快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抓手之一,已然成為世界上主要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目前,就全球經濟體而言,能夠適宜獨角獸企業成長的國家或國家聯盟不多,中國獨角獸企業連續多年在全球獨占鰲頭,充分說明中國軟硬環境不僅更適宜獨角獸企業發展,而且中國資本、技術和人才等市場更傾向于為獨角獸企業賦能。
我國獨角獸企業成長迅速
近年來,獨角獸企業作為具備強大創新能力和巨大成長潛力的企業群體,已經成為我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重要引擎,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表示:“憑借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獨角獸企業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特別是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獨角獸企業通過引領科技和商業模式革新,加速了經濟社會的數字化和智能化進程,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累計擁有340家獨角獸企業,全球排名第二。其中,2023年,我國新晉56家獨角獸企業,平均每周一家以上。從所屬行業來看,我國獨角獸企業主要來自人工智能、半導體和新能源行業;從企業成長性來看,《2024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前十位有字節跳動、螞蟻集團、Shein(希音)和微眾銀行4家企業入圍。
我國獨角獸企業成長迅速的背后,離不開從國家到地方接連出臺鼓勵支持政策。例如,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支持培育發展獨角獸企業的若干措施》提出,“重點篩選掌握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或行業顛覆性技術,創新能力強、發展模式新、成長速度快、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分層次建立獨角獸企業培育發展庫,按年度發布入庫企業名單,并實施動態更新調整”。
除政策支持,獨角獸企業的成長壯大還離不開風險投資等創新創業資本為早期、初創、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的有力支持。
蘇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獨角獸企業之一,公司CEO容力介紹:“在發展過程中,公司獲得了滿幫集團、紅杉中國、一汽解放等國際領先基金與戰略合作方的有力支持。如今,公司的自動駕駛產品已經通過眾多頭部物流客戶商業化運營驗證。截至目前,智加科技攜手中通快運、安能物流、榮慶、申通、德坤、黑豹等合作伙伴開啟的聯合運營,已覆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長江中游經濟圈等區域?!?
新晉主體“硬科技”屬性鮮明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市場競爭不斷白熱化帶來愈加激烈的挑戰等因素影響,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但值得注意的是,數量上的放緩不代表質量上的下降,從新晉企業“硬科技”屬性愈加鮮明當中便可窺見。
整理統計2013年至2023年我國獨角獸企業所在行業情況發現,近年來,我國新晉獨角獸企業正呈現出明顯的“硬科技”屬性。相較于2013年至2017年期間,獨角獸企業聚集在金融、文化娛樂、企業服務、汽車交通、物流倉儲賽道,2021年至2023年,智能制造、能源電力成為新晉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最快的賽道,汽車交通、人工智能、醫療健康賽道新晉獨角獸企業數量仍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陳宇恒表示,目前,我國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城市,并活躍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醫藥健康、新消費、軟件和信息服務等領域,展現出高度的行業集中度和技術驅動性。
展望未來,宋向清表示,戰略層面要將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納入重大戰略布局,制定獨角獸企業戰略發展規劃,有目的、分行業有序推進獨角獸企業高階成長。
轉自中國經濟網


2025-2031年中國獨角獸企業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獨角獸企業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國已上市獨角獸企業經營情況分析,中國獨角獸企業投資機會分析,2025-2031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未來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