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 年1-8 月全國演出市場票房收入270.7 億元,已遠超2019 年全年演出票房200.41 億元。23 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167.93 億元,23年暑期(7 月1 日-8 月31 日)全國演出市場票房收入102.77 億元。23 年9 月19 日,阿里影業宣布擬以配股方式向阿里巴巴控股收購經營“大麥”品牌的Pony Media Holdings Inc. 100%股權,交易預計于23Q4 完成。
演出市場供需強勢增長,“演出+旅游”引領消費新趨勢。1)2023 年1-8 月全國演出票房共計270.7 億元,已遠超2019 年最高紀錄200.41 億元。2023 年暑期(7 月1 日-8 月31 日)全國演出市場票房收入102.77 億元,同比增長792.41%;場次11.02 萬場,同比增長301.53%;觀演人數3256.19 萬人次,同比增長806.70%。2)供給側:旅游演出因疫后旺盛的旅游出行需求而供不應求,演藝、景區跨界合作頻現;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銷售高漲,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1-8 月演唱會、音樂節共計演出7228 場,票房達55.28 億元;演藝新空間新業態也帶來了新的供給增長,呈現新的消費熱點。3)需求側:23 年日均觀演人數逐季增加,演出票務app 活躍度高速增長,顯示演出消費需求增長;跨城觀演顯示“演出+旅游”互促的經濟潛力,除了成為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的主要消費趨勢,livehouse、專業劇場、展覽休閑類演出的跨城用戶占比也增長顯著。
演出行業需求各異產品品類豐富,行業參與者眾多且格局較為分散。演出品類主要分成旅游演出、劇場類演出、大型場館和戶外演出、新空間新業態四類,其中劇場類又可以細分為話劇、音樂劇、舞蹈、相聲等類別。演出行業產業鏈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上游出品制作:主要是演出公司、演員經紀公司及各類演出團體,由制作人牽頭策劃出品,主創制作團隊進行內容創作和場地協商租賃與團隊排練;2)中游場地與宣發票務:包括場地提供、營銷宣發和票務服務,其中票務是連接演出供需的重要環節;3)下游演出消費者:演出消費者特質差異帶來演藝產品的內容要求、定位定價等的需求分化。
票務是連接消費者的關鍵紐帶,政策與技術雙管齊下規范演出票務市場。1)演出票務平臺市場格局分散,大麥、貓眼是市場中的頭部企業,從2019 年數據來看二者共占有演出票務平臺50%的市場份額,目前該市場的其他參與者還包括摩天輪、秀動、票牛網等。2)黃牛炒票等市場亂象亟待規范,由于控票權和定價權在演出主辦方而非演出票務平臺,主辦方往往向多渠道分發演出票,導致演出票務市場的混亂。市場運營的不規范也滋生了黃牛倒賣、代搶等灰產,導致票價飛漲。3)政府與平臺協力規范演出票務市場,2023 年9 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聯合發文規范大型演出,提出公開售票數量不低于85%,并且嚴厲整治打擊倒票炒票現象,同時也提出了制定退票機制的要求,演唱會“搶票難”“退票難”有望得到緩解;演出票務平臺則在搶票環節加強安全技術應用,驗票環節通過推進電子票、人臉識別真正落實“強實名”。
投資建議:演出市場強勢復蘇與穩定增長將利好演出票務平臺,在政策嚴控和技術進步雙重努力下票務矛盾有望緩解,1)推薦綜合票務龍頭貓眼娛樂,公司積極拓展現場娛樂票務業務,23 年成為張學友、周杰倫等多位頭部藝人票務總代;2)關注阿里影業,公司擬以配股方式收購大麥,有望帶來利潤增厚,公司未來將定位為阿里大文娛集團的線下娛樂旗艦平臺。
風險分析:演藝節目表現不及預期風險;演出內容違規風險;演出安全風險;票務運作合規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監管政策風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付天姿


2025-2031年中國演出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演出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共十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演出市場發展趨勢分析,2025-2031年中國演出產業投資價值分析,2025-2031年中國演出產業投資前景研究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