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細則漸行漸近。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予以稅收優惠,滿足多元化需求。
會議決定實行的稅收優惠為,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3%。且政策實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將領取時稅率降到3%,將會使個人養老金對居民更具激勵性,有助于促進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市場基礎和群眾基礎。
近年來中國不斷完善社保體系,形成了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等為主的基礎養老保險體系,以企業年金為主的補充養老保險,以及個人養老保險等在內的三大支柱。人社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8074億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5.4797億人,而參加企業年金這一補充養老保險的群體則更少,人社部數據是截至今年二季度共有12.33萬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為2954萬人。
顯然,隨著人口老齡化,社保支出缺口日益擴大,單憑第一大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體系,難以有效滿足未來的養老支付需求,即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未來可能只滿足基本生存需求,而第二大支柱企業年金的人群覆蓋度較小,只能改善一部分人未來的改善型養老需求。要提高未來退休人員的改善型養老需求,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就重托在身了。因此,這次決策層大幅降低了個人養老金領取的稅負,旨在為未來謀。
當然,由于個人養老金屬于鼓勵性而非強制性范疇,且對居民來說屬于跨期資源配置,從制度設計上看,需搭建好激勵約束相容的制度安排,以推動符合條件的人自覺參與到個人養老金體系中。
首先,探索構建開放準入的個人養老金市場體系。個人養老金體系面對的是相對富裕的階層,這部分人群的投資選擇菜單相對較多,這意味著長期貼現率以及個人養老金產品和服務的調節能動度,決定著個人養老金在人群中的受歡迎程度。為此,在機制設計上,個人養老金的跨期貼現率只有跑贏通脹率,才容易進入居民的跨期投資選擇菜單。當務之急是加快完善金融產品和服務,尤其是開發更多10年期以上的久期化金融產品。
同時,提高個人養老金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動性,也將有利于提高其吸引力。個人養老金對很多人來說是數十年的跨期產品和服務,為參與者有效管理和平衡好這么長時間個人養老金的風險和收益,提供相應的能動操作空間,將極大提高個人養老金的吸引力。
其次,應平衡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目前全國月工資達到繳納個稅水平的居民占比較低,這意味著相當部分的人沒有能力參加個人養老金。因此,有效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就需對可能受損人群進行相應補償,以進行利益平衡。
此外,要有效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完善多層次社保體系,也要考慮推動完善社保第一大支柱的改革。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和完善,將有效豐富中國多層次養老體系,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織密防護型保障。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智慧養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慧養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智慧養老行業發展策略及投資機會透視, 智慧養老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 中國智慧養老行業價值評估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