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導讀:
中短期內通脹高位以及海外需求旺盛支撐銅價,而供給端產能到產量傳導更加順暢,美聯儲加息節奏加快,壓制全球經濟及通脹預期,銅價中樞或承壓。
摘要:
給予銅行業“增持”評級。銅價仍將在高位維持,國內龍頭公司量利同增,加工類資產高端化進程加速。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推薦紫金礦業、洛陽鉬業、博威合金、鑫科材料、銅陵有色、西部礦業、海亮股份、金田銅業、楚江新材、江西銅業、云南銅業等公司。
銅與經濟關聯最為密切。銅作為最重要的金屬材料深入經濟各個方面,其需求與全球經濟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工業屬性和金融屬性,通過多條路徑與經濟及政策相互影響。在本輪銅周期中,傳統供需分析邏輯仍然適用——需求決定價格方向、供給提供價格彈性。此外,供給端約束對銅價有更強的影響。高價格和盈利對資本支出及產能增長的推動作用有限,頭部廠商建設新項目動力不高。
短期內通脹及通脹預期對銅價支撐較強。通脹預期是銅價的領先指標,兩者關聯度極高。20 世紀90 年代至2019 年,全球未出現顯著通脹,經濟景氣向上時僅帶來溫和通脹,需求端較強支撐銅價向上。
而本輪周期中全球流動性寬松帶來需求旺盛,供給端持續擾動推動更強通脹,支撐銅價創新高并持續高位。短期內歐美高通脹是銅價最重要的支撐因素,雖然通脹在中短期內或將見頂,但絕對值仍將處于較高水平。美聯儲加速加息對遏制短期通脹有待觀察,但對長期通脹預期影響相對較大,壓制中遠期銅價。
供給從緊平衡向寬松過渡。供給擾動或仍將擾動產能釋放,2021-23年新、擴建產能投放高峰,但產能到產量傳導并不順暢,2023 年后將新產能投放將顯著下降。2021 年新增產能超95 萬噸/年,實際銅礦產量增長僅50 萬噸;2022 年新增產能或超130 萬噸,南美及非洲政策及社區擾動或導致兌現低于預期,2022 年1 季度智利銅礦產量128 萬噸,同比下降5.7%。2013 年后銅礦行業資本支出不足,對于老礦山的維護及更新投資相對有限,品位下降及開采量對沖部分產能增長。歐美高景氣支撐銅需求韌性。2021 年美國及歐洲銅需求增長均超過10%,2022-2023 年將延續大個位數增長。其中中國的需求恢復強度是最關鍵影響變量,電力行業在中國銅消費中占比約50%;作為穩增長最重要的發力方向,電網投資的增加或對沖其他領域的下滑,穩固中國銅消費。全球銅行業在需求受中國一定拖累、供給端產能到產量部分兌現等多方作用下,從2020/2021 年短缺86/53 萬噸,過渡到2022 年短缺6 萬噸、2023 年過剩33 萬噸的寬松狀態。
風險因素:美聯儲加息速度、幅度超預期,中國銅需求受疫情影響下滑超預期,供給端釋放節奏超預期等。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銅礦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銅礦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共十二章,包含銅礦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未來銅礦行業發展預測,銅礦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