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一”檔臨近,不少影片已陸續定檔。但目前全國影院營業率仍不及50%。
全國營業率在70%以上時,影片上映才會比較穩妥。臨時撤檔是可以躲避疫情的影響,但影片堆到疫情后競爭也會更激烈。而電影市場真正的復蘇,除了影院開門等必要條件以外,還是要依靠高質量的影片供給。
目前,定檔“五一”的影片包括青春愛情片《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李雪琴、尹正參演的大鵬的商業片新作《保你平安》,此外還有喜劇片《哥,你好》以及國內第一部關于檢察官視角的犯罪電影《檢察風云》。動畫電影也是本次“五一”檔的一大看點,包括《迷你世界之覺醒》《壞蛋聯盟》和《我是霸王龍》。
不過,單從數量上來看,今年宣布在“五一”期間上映的新片量不如去年,去年有15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部電影在不久前的清明檔前“放鴿子”了。3月25日,原定于清明檔上映的4部國產電影《人生大事》《神探大戰》《你是我的春天》《一周的朋友》同時宣布撤檔。最終2022年清明檔總票房1.20億,是近十年來(除2020年)清明檔期票房最低值。目前也已經有影片選擇了“出逃”。4月18日,詠聲動漫宣布,原定于4月30日上映的電影《豬豬俠大電影·海洋日記》撤出“五一”檔,新檔期擇日公布。
那么,“五一”檔會重現集體撤檔情況嗎? 4月19日,全國影院的營業率為45.3%,且近期一直維持在50%以下。4月19日,上海的營業率為0,北京營業率為91.9%,廣東省則為71.2%。
2022年4月19日主要城市影院營業率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疫情期間,電影市場各維度的數據都不盡如人意。低票房的背后,不僅是影院營業率低下,還有上座率低下的問題。今年4月全國的平均上座率一直在5%以下徘徊,即使在清明假期,上座率超過10%的影片也并不多。
疫情中較為明顯的上座率問題,其實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埋下了伏筆。我國電影院的上座率其實一直沒變,都始終在12%到15%左右。這是因為在疫情之前就已存在院線產能過剩的結構性問題。也就是說,我國電影產業產能的實際擴張速度(影片和院線等)在疫情之前就遠超過了逐年的票房增長速度。
關于當下電影市場的問題,由于疫情所導致,不光是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影片的產能已經大幅下降,高質量、高制作的大片已經明顯減少了。所以如果院線產能(銀幕數等)不控制的話,影片的有效供給又跟不上,疫情之前就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就會被進一步放大。
目前我國進口片數量持續缺失,票房持續下滑明顯。受海外疫情影響,2022年第一季度進口片引進數量15部,與2021年基本持平;票房產出僅7.3億,同比下降53%;國產片供給數量保持相對穩定,但爆款嚴重缺失,第一季度票房產出132.5億,同比下滑20%。
真正的復蘇,除了影院開門等必要條件以外,還是要依靠高質量的影片供給。影視行業的谷底還未到來。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電影行業重點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投資分析,中國電影行業的前景分析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