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量
當今世界,銀行業機構作為一個國家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機構,其經營活動已經覆蓋到了人民社會生活和國民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核心和主體。農村中小銀行機構作為我國農村金融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起著主要推動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其擔負著重要的社會資金供給配置責任。
根據《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9年第9號)之規定:“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是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以及經銀保監會批準設立的其他農村中小銀行機構”。
截止2020年末,中國共有農村信用社616家,較2019年年末減少逾百家。全國已有12個省市完成農信社改制工作,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及安徽、湖北、江蘇、山東、江西、湖南、廣東、青海共8個省份農信社改制成農商行的任務已經完成。全國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1545家,農村合作銀行27家。
2020年中國農村銀行機構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二、經營現狀
農村中小銀行機構作為我國縣域地區重要的法人銀行機構,是農村金融服務供給的“主力軍”,在支持農村、農業、農民以及小微企業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近年來,農村中小銀行機構作為農村金融強健的骨骼支撐,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大力重視下,享受著龐大的優惠政策支持力度并不斷發展壯大。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2020年中國農村中小銀行資產總額為41.5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3.0%,其中農合機構占比12.4%,村鎮銀行占比0.6%。
2020年中國農村中小銀行資產總額(萬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負債是銀行一切經營活動的先決條件。對農村中小銀行而言,穩定的負債來源和合理的負債結構是保證其穩健運行和發展的基礎與前提。2019年中國農村中小銀行負債總額為34.25萬億元,2020年同比增長12.1%,達38.39萬億元。
2020年中國農村中小銀行負債總額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農村中小銀行要在防范風險的同時加強普惠金融服務,發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是要讓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2020年中國農合機構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08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18萬億元,占比51.4%,在所有類型銀行機構的總量中排名第一。
2020年全國農合機構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中小銀行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2020年中國農合機構實現中間業務收入407.34億元,較2019年的398.84億元同比增長2.13%,占總營業收入的5.15%,較2019年有所提升。
2019-2020年中國農合機構實現中間業務收入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人員結構
在隊伍建設上,農村金融機構持續強化隊伍建設,員工年齡結構、知識結構顯著優化。截至2020年末,全國農合機構現有在崗員工91.8萬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員工43.6萬人,占比47.5%;大專以上學歷83.1萬人,占比90.5%。
2020年中國農合機構現有在崗員工分布(萬人)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中小銀行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中小銀行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機會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中小銀行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機會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重點非上市中小銀行運營分析,第十一章 中小銀行投資分析及前景展望,中小銀行發展的政策環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