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即時配送,即為依托社會化庫存,可滿足45分鐘內送達要求的配送方式,是應O2O而生的物流形態。傳統物流可以一天甚至三四天后送到,不一定要人對人的交易,可以包裹扔來扔去,放在籃子里、包里,可以讓物主自己到物業取,也形成了從倉儲-配送站-快遞-用戶的鏈條,結構規則、可以規劃,而即時配送面對的則是呈社會化分布的倉儲,需求更多樣化、本地化,是離散的、突發的、社會化庫存的。
即時配送的三要素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即時配送的貨物不經過倉儲和中轉,而是直接端到端的送達服務,強調一定空間范圍內的時效性,是深挖現代人生活需求后提供的人性化升級服務。當前的即時配送主要應用于外賣、生鮮商超和C2C配送服務等。
即時配送的特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發展現狀
隨著外賣、新零售的進一步布局,即時配送的品類不斷增多,消費者對于即時配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即時配送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時期,隨著消費需求增長,用戶數量也快速增加,2020年中國即時配送消費者規模達5.06億人,較2019年增加了0.85億人,同比增長20.19,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預計2021年中國即時配送消費者規模將達到6.33億人。
2014-2021年中國即時配送消費者規模統計及預測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隨著消費者規模的不斷增長,市場規模也持續擴大,2020年中國即時配送訂單量達228.5億單,較2019年增加了45.70億單,同比增長25.00%,近年來即時配送行業從快速增長期逐步進入成熟發展期,市場規模增速趨于穩定,即時配送依靠其端到端、及時性的服務,使得商品價值更快實現,消費者獲得極好的購物體驗,而一二線居民快節奏、高收入、高水平的生活愿意為此種消費買單,未來中國即時配送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預計2021年中國即時配送訂單量將達到308.5億單。
2014-2021年中國即時配送訂單量統計及預測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即時配送行業在自身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在穩就業、增收入等方面也發揮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由于允許兼職等特點,即時配送行業承接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工人,成為“就業蓄水池”。據2020年美團財報統計,該年在美團獲得收入的騎手中,約有75%-80%的從業者來自農村。通過對供需雙方進行高效對接,即時配送還為從業者帶來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數據顯示,外賣騎手月均收入處于藍領職工前列,遠高于普通藍領的平均收入水平。隨著騎手群體規模快速擴大,社會對騎手從業環境的關注也與日俱增。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即時配送平臺圍繞勞動保障、職業發展等方面,陸續推出多項舉措,切實保障騎手權益。
騎手崗位的月薪處于藍領各職業收入前列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市場競爭格局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以及“懶人經濟”的興起,加之商家平臺和第三方提供跑腿服務,使得即時配送應運而生。即時配送在我國發展已有十年之久,從最初的餓了么成立,開始外賣業務到如今的電商企業、傳統快遞紛紛上線即時配送業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目前中國即時配送平臺主要有美團配送、蜂鳥、點我達、達達、順豐同城、閃送等。
中國主要即時配送平臺介紹
資料來源:企業官網、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美團配送占中國即時配送市場份額的47.2%,占比最大;蜂鳥+點我達占中國即時配送市場份額的20.7%;達達占中國即時配送市場份額的4.1%;順豐同城占中國即時配送市場份額的1.5%;閃送占中國即時配送市場份額的1.2%。
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艾媒、智研咨詢整理
四、發展前景
即時配送依托于“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發展,“天時”因素為“雙11”等電商網購狂歡節、外賣業迅猛發展、線上線下全融合新零售模式的發展等;“地利”因素為配送規模效應、前置倉大力發展;“人和”因素為中產收入階層擴大、消費升級、懶人經濟興起、龐大的配送員隊伍,三者缺一不可。未來智能化技術推動即時配送發展,即時配送將實現全場景覆蓋,即時配送與新零售協同發展。
即時配送未來發展前景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即時配送產業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經營管理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經營管理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重點城市即時配送市場應用前景分析,中國即時配送行業重點企業案例分析,即時配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