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網絡招聘,也被稱為電子招聘,是指通過技術手段的運用,幫助企業人事經理完成招聘的過程。即企業通過公司自己的網站、第三方招聘網站等機構,使用簡歷數據庫或搜索引擎等工具來完成招聘過程。網絡招聘平臺是發布網絡招聘信息的平臺。
二、市場現狀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招聘APP日均獨立設備數量為437萬臺。受疫情影響,2、3月份獨立設備日均數量同比下降,其余月份在線招聘app日均獨立設備數量同比穩步上升。
2020年中國網絡招聘APP日均獨立設備數分布
資料來源:mUsertracker、智研咨詢整理
日均獨立設備數量排名前三位的平臺分別是:前程無憂、智聯招聘和boss直聘。三大平臺的增長趨勢基本一致,穩步上升,與其他平臺相比具有絕對優勢。每天獨立設備的平均數量反映了覆蓋人數。隨著移動互聯網和在線招聘平臺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增量分紅逐漸減少。存量用戶已成為在線招聘平臺的主要競爭群體,推動在線招聘平臺關注品牌營銷。
2020年中國網絡招聘APP日均獨立設備數TOP5
資料來源:mUsertracker、智研咨詢整理
除疫情影響外,2、3月份中國在線招聘app總有效日使用時間同比下降,其余月份總有效日使用時間同比上升。恢復工作生產后,招聘市場逐漸恢復活力,二季度至三季度平均總有效使用時間同比大幅增加。
2020年中國網絡招聘 APP日均總有效使用時間分布
資料來源:mUsertracker、智研咨詢整理
頭部招聘平臺在平均每日有效使用時間上存在層級差距,前程無憂、智聯招聘和Boss直聘位列前三。由于招聘app受眾主要是有求職需求的群體,用戶粘性不高,創新營銷已成為宣傳平臺差異化特征、提高用戶使用時間的重要手段。
2020年中國網絡招聘APP日均總有效使用時間TOP5
資料來源:mUsertracker、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中國在線招聘應用用戶的年齡分布,24歲以下用戶占30%,25-30歲用戶占22.2%,31-35歲用戶占30.4%。35歲以下群體是使用在線招聘app的主力軍;此外,36-40歲的用戶占12.9%,40歲以上的用戶占4.5%。用戶獲取營銷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步升級,注重體驗感、內容感和差異化。不同年齡段的用戶需求多樣化,在線招聘平臺能夠以更加優化的營銷方式和營銷內容接觸到用戶。
2020年中國網絡招聘APP用戶年齡分布
資料來源:mUsertracker、智研咨詢整理
三、招聘平臺分析-前程無憂
直接就業是應屆生最主要的選擇。2021屆較2020屆深造/進修及暫緩就業的比例上升了,而直接就業與自己創業的比例則有所下降。
應屆生就業意愿
資料來源:前程無憂《2020應屆生調研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畢業生獲取有效招聘信息的前三大渠道是:招聘網站、新社交媒體和校園宣傳/招聘會。前程無憂重視新生青年圈,產品和服務布局豐富。在人口方面,包括國內外人才;在渠道方面,包括線上和線下。51job通過新生求職網絡連接企業和求職者,為B端校園招聘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提供線上和線下宣傳會議,使用社交媒體宣傳,并提供新生BBS作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前程無憂專注于B端和C端的需求,逐步豐富了新生的招聘服務生態。
應屆生獲取有效招聘信息渠道
資料來源:前程無憂《2020應屆生調研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前程無憂員工主動離職調查顯示,薪酬是影響員工辭職的最大因素;此外,職場員工也非常重視個人發展和工作適應性。有限的發展空間、職業轉型和人崗不匹配也成為員工辭職的主要原因。在線招聘平臺的戰略目標是匹配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需求,實現業務實現;營銷目標主要是接觸用戶,提高用戶忠誠度,解決求職者的痛點,這對于實現平臺營銷目標和戰略目標非常重要。營銷目標與戰略目標的聯動,更好的提升了平臺對C端的服務能力。
2020年員工主動離職情況調研
資料來源:前程無憂《2020人力資源白皮書》、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0-2024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競爭格局分析,中國網絡招聘優勢企業競爭力分析,2025-2031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