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政策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及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生物醫藥產業正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引擎。世界各國紛紛把生物醫藥技術及其產業化提升為國家戰略。我們國家為了藥品行業健康發展,相繼出臺了系列的政策法規。
藥品行業相關政策
日期 | 頒布部門 | 行業政策法規 | 概述 |
2016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印發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 | 指擁有藥品,技術的藥品研發機構、科研人員、藥品生產企業等主體,通過提出藥品上市許可申請并獲得藥品上市許可批件,并對藥品質量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承擔主要責任的制度。在該制度下,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生產許可持有人可以是同一主體,也可以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主體。MAH制度的優勢在于促進藥品創新、提升藥品質量、優化資源配置。 |
2017年 | 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上海市醫學科技創新發展“十三五”規劃》 | 為進一步加快本市醫學科技創新,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國衛科教發〔2016〕50號)、《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滬委發〔2015〕7號)、《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衛生計生改革和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滬府發〔2016〕57號)、《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滬府發〔2016〕59號)等精神,制定本規劃。 |
2017年 |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 | 《上海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 | 提出到2020年,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能力保持全國領先地位,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800億元以上,基本建成亞太地區生物醫藥產業高端產品研發中心、制造中心、外包與服務中心和具有配置全球資源能力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 |
2018年 |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促進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18-2020年)》 | 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11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滬府辦發〔2017〕51號)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動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美好需求。 |
2019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 |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近年來,我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不斷加強,取得積極成效,但仍面臨藥品供應和價格監測不夠及時靈敏,藥品采購、使用、儲備以及價格監管等政策有待完善,違法操縱市場抬高價格現象在一些地方仍較突出,部分已出臺措施尚需落實等問題。為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更好保障群眾基本用藥需求,經國務院同意,現提的出意見。 |
2020年 | 國家藥監局 | 《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意見》 | 近年來,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藥物濫用監測評價(以下統稱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制度規范不斷完善,監測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報告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風險控制手段更加成熟,國際合作持續加強,為藥品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此同時,必須看到,當前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基層監測評價機構數量有所減少,專業人才隊伍不足,監測信息系統滯后,監測評價能力亟待提高,經費保障難以滿足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藥安全水平的提升和公眾健康權益的保障。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有關加強新時代藥品安全工作的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提出的意見。 |
2020年 | 國家藥監局 | 《關于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 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為造福人民健康作出巨大貢獻,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藥彰顯特色優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為新時代中藥傳承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決策部署,結合藥品監管工作實際,提出的意見。 |
2020年 |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 | 《關于藥品注冊網上申報功能上線運行的通知》 |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5號)有關要求,請各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參照《藥品業務應用系統省局監管用戶操作指南》(見附件1),依法依規依職責辦理“國產藥品再注冊”和“不涉及技術內容的國產藥品變更備案”等事項業務,以“全程網辦”,實現“跨省通辦”。 |
2021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 | 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是協同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在增進民生福祉、推動三醫聯動改革、促進醫藥行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提出的意見。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生產企業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藥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上海中醫藥標準化已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通過ISO/TC249發布的和即將發布的標準,已超過60項。上海是近代中西醫匯通流派的重要發源地,上海中西醫結合事業不斷發展壯大。2020年上海市藥品生產企業數量206家,同比增長7.29%。
2015-2020年上海市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上海市浦東藥品生產企業數量有62家,占30.20%,是上海市各區里藥品生產企業最多的區域;第二是奉賢,藥品生產企業數量有30家,占14.60%,位于第二;第三是閔行,藥品生產企業數量有26家,占12.70%。
2015-2020年上海市各區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單位:家)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15-2020年上海市上海市各區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分布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上海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類別來看,2020年上海市化學藥上市許可持有人78家,占37.90%;中成藥上市許可持有人47家,占22.80%;生物制品上市許可持有人34家,占16.50%;中藥飲片上市許可持有人18家,占8.70%;藥用輔料上市許可持有人11家,占5.30%;醫用氣體上市許可持有人8家,占3.90%;放射性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4家,占1.90%;空心膠囊上市許可持有人3家,占1.50%;診斷試劑上市許可持有人3家,占1.50%。
2015-2020年上海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類別分布(部分企業可有多個生產類別)(單位:家)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上海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類別分布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三、藥品經營企業
藥品經營企業,是指經營藥品的專營企業或兼營企業。藥品經營方式,是指藥品批發和藥品零售。
藥品經營企業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上海市藥品經營企業數量逐年增長,2020年增幅放緩,藥品經營企業4314家,同比增長0.30%。
2017-2020年上海市藥品經營企業數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上海市藥品經營企業4314家,其中:涉及批發企業150家;藥品連鎖企業52家;乙類OTC藥柜65家;藥品零售企業4047家。
2017-2020年上海市藥品經營企業數量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上海市各區域藥品零售企業(不包括乙類OTC藥柜)數量來看,2020年浦東、閔行、松江、寶山、嘉定的藥品零售企業位于上海前五,藥品零售企業數量(不包括乙類OTC藥柜)分別為875家、425家、348家、335家、323家,占比分別為22.20%、10.80%、8.80%、8.5%、8.20%。
2016-2020年上海市各區域藥品零售企業數量(不包括乙類OTC藥柜)(單位:家)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16-2020年上海市藥品零售企業區域分布(不包括乙類OTC藥柜)
資料來源: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共六章,包含心腦血管疾病領域重點產品市場分析,心腦血管疾病領域重點企業分析,中國心腦血管用藥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