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硬腦膜是介于顱骨和腦組織之間的一厚而堅韌的雙層膜性組織,構成腦組織的一道重要天然防護介質。硬脊膜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厚而堅韌,形成一長筒狀的硬脊膜囊,上方附于枕骨大孔邊緣,與硬腦膜相續,向下在平第2骶椎高度形成一盲端,并借終絲附于尾骨。硬腦(脊)膜補片是指用于硬腦膜和/或硬脊膜缺損暫時或永久性修補的片狀材料類產品,根據來源主要可分為自體修補材料、異體修補材料、異體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中國的人工硬腦(脊)膜補片市場以可吸收材料為主,包括動物源膠原蛋白和可吸收聚合物。我國硬腦(脊)膜補片重點企業主要有正海生物和冠昊生物。
基本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經營情況
從近年來兩家企業資產總額情況來看,冠昊生物的資產總額逐年下降,從2018年的16.39億下降至2021年的10.99億,而正海生物的資產總額逐年上升,從2018年的5.84億上升至2021年的9.29億;截至2022年Q3季度,冠昊生物和正海生物的資產總額分別為7.95億和9.64億。
2018-2022年兩家企業資產總額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2018-2022年兩家企業營業收入情況來看,冠昊生物的營業收入要高于正海生物,且兩家企業的營業收入都呈現上升的態勢,冠昊生物和正海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從2018年的4.58億和2.16億上升至2021年的4.89億和4億。2022年1-9月,冠昊生物和正海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4億和3.41億。
2018-2022年兩家企業營業收入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兩家企業的毛利率水平基本維持穩定,且正海生物的毛利率要大于冠昊生物,截至2022年Q3季度,正海生物的毛利率達到88.73%,而冠昊生物為76.78%。
2018-2022年兩家企業毛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三、業務布局
硬腦(脊)膜補片業務為兩家企業的主營業務之一,從近年來兩家企業的硬腦(脊)膜補片業務收入情況來看,呈現上升的態勢,正海生物和冠昊生物的收入分別從2019年的1.12億和1.74億上升至2021年的1.58億和1.86億。
2019-2021年兩家企業硬腦(脊)膜補片收入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高端醫療服務行業市場分析預測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從近年來兩家企業的硬腦(脊)膜補片收入占比情況來看,整體呈現下降的態勢,正海生物和冠昊生物的硬腦(脊)膜補片占比分別從2019年的43.38%和39.78%下降至2021年的39.37%和38%。
2019-2021年兩家企業硬腦(脊)膜補片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兩家企業的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冠昊生物和正海生物的醫療器械產量均呈現穩步上升,正海生物和冠昊生物的醫療器械產量分別從2019年的39.67萬套和46.5萬套上升至2021年的72.28萬套和53.94萬套。
2019-2021年兩家企業醫療器械產量情況(萬套)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2019-2021年兩家企業醫療器械銷量情況來看,正海生物在2021年的增長較大,銷量達到66.05萬套,冠昊生物銷量為39.23萬套。
2019-2021年兩家企業醫療器械銷量情況(萬套)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四、科研情況
從2021年兩家企業的科研投入來看,冠昊生物的研發人員數量稍多于正海生物,而正海生物在研發人員占比和研發投入金額以及投入占比方面均優于冠昊生物。
2021年兩家企業科研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五、結論
通過對比兩家企業的主要指標,能夠看出冠昊生物在營收情況方面優于正海生物,而正海生物在盈利能力、產銷量情況和科研投入方面都優于冠昊生物。
主要指標對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共六章,包含心腦血管疾病領域重點產品市場分析,心腦血管疾病領域重點企業分析,中國心腦血管用藥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