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綠色債券的定義及特殊性表現方面
“綠色債券”是指將所得資金專門用于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或為這些項目進行再融資的債券工具。
在國內,由于債券市場的監管分工,目前發行規模最大的三類綠色債券分別為綠色金融債、綠色公司債、綠色企業債。
相比于普通債券,綠色債券主要在四個方面具有特殊性:債券募集資金的用途、綠色項目的評估與選擇程序、募集資金的跟蹤管理以及要求出具相關年度報告等。
綠色債券的特殊性表現方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綠色債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行業相關政策
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起步雖晚,但發展較快,已初步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債券發行市場。但綠色債券市場基礎總體薄弱,制度配套體系亟待完善。
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在倡導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方面遵循的宗旨和原則基本一致,但在綠色債券界定側重和評估認證上存在一定差別。
相信隨著各項政策的有力推動和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中國綠色債券發行量將持續增長,市場規模將穩步擴大,包括綠色債券在內的綠色金融體系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綠色債券行業相關政策
日期 | 頒布部門 | 行業相關政策 | 概述 |
2015年 | 人民銀行 | 關于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有關事宜公告 | 為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引導金融機構服務綠色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5〕第1號發布)。 |
2015年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 《綠色債券發行指引》 |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我們制定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文件精神,發揮企業債券融資作用,積極探索利用專項建設基金等建立綠色擔保基金,加強與相關部門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項目投融資方面的協調配合,努力形成政策合力,破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
2017年 | 證監會 | 《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 |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比上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228比上年號)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引導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進一步服務綠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助推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
2019年 |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國家能源局 | 《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 |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發展綠色產業,既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有力支撐,也是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對發展綠色產業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進了綠色產業的發展壯大。但同時也面臨概念泛化、標準不一、監管不力等問題。為進一步厘清產業邊界,將有限的政策和資金引導到對推動綠色發展最重要、最關鍵、最緊迫的產業上,有效服務于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以下簡稱《目錄》)。 |
2020年 | 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證監會 | 《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0年版)》 | 進一步規范國內綠色債券市場,新版《目錄》將進一步界定綠色債券支持項目范圍,統一國內綠色債券支持項目和領域,更好地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并逐步實現與國際通行標準和規范的接軌。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境內外綠色債券發行情況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綠色債券產業發展態勢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對于綠色產業的整體支持仍保持高位,2020年,境內外發行綠色債券規模達2786.62億元,比上年下降869.52億元;比上年境內外綠債累計發行規模11313.7億元,比上年下降3656.14億元。
2016-2020年中國境內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中國境內外發行貼標綠色債券規模比上年有所下降,但境內外綠債當年發行數量比上年增加17只,境內外綠債當年發行數量239只。
2016-2020年中國境內外綠色債券發行數量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3、境內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及發行數量(不含資產支持證券)
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發行量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創新產品不斷涌現。2020年因疫情影響,普通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有所下降,普通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1961.5億元,同比下降19.57%。
2016-2020年中國普通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不含資產支持證券)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綠色債券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雖然因疫情影響,普通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有所下降,2020年普通貼標綠色債券發行數量192只,同比增長17.79%。
2016-2020年中國普通貼標綠色債券發行數量(不含資產支持證券)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4、境內貼標綠色債券發行區域分布(不含資產支持證券)
2020年,境內31個省份中共有21個發行貼標綠色債券,其中:北京市發行413億元,為發行規模最大的省份;江蘇省發行數量最多,發行綠色債券31只,發行規模222.4億元;廣東省發行綠色債券18只,發行規模222.5億元,規模僅次于北京;浙江省發行綠色債券24只,發行數量位列全國第二,發行規模197億元;江西省綠色債券發行9只,發行規模115.4億元;貴州省發行綠色債券6只,發行規模51.8億元;新疆、甘肅省發行規模較小。
2020年中國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募集資金投向綠色產業分布(不含資產支持證券)
綠色債券對于募集資金的使用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綠色金融債、債務融資工具要求100%募集資金投向為綠色,2020年中國境內綠色債券募集資金投向綠色產業規模占比83.96%。
2020年中國境內綠色債券募集資金投向綠色產業規模占比(不含資產支持證券)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從境內綠色債券募集資金投向規模來看,中國在清潔交通方向投資規模最大,規模為628.76億元;其次是清潔能源,規模為357.95億元;第三是多用途方向,規模為251.10億元。
2020年中國普通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投向分布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5、發行期限情況及評級情況
2020年綠色債券在期限設計上更為豐富,有1年期以下-20年期,其中3年期的發行規模和數量占比最大,發行規模占比為41.26%,發展數量占比為34.9%;其次是5年期,發行規模占比為26.47%,發展數量占比為28.65%
2020年中國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及數量期限分布(不含資產支持證券)
發行期限 | 規模:億元 | 規模占比:% | 數量:只 | 數量占比:% |
1年以下 | 36.5 | 1.86 | 6 | 3.13 |
1年期 | 30.7 | 1.57 | 5 | 2.6 |
2年期 | 32 | 1.63 | 3 | 1.56 |
3年期 | 809.27 | 41.26 | 67 | 34.9 |
年期 | 20 | 1.02 | 2 | 1.04 |
5年期 | 519.23 | 26.47 | 55 | 28.65 |
6年期 | 47 | 2.4 | 3 | 1.56 |
7年期 | 277.8 | 14.16 | 33 | 17.19 |
9年期 | 7 | 0.36 | 1 | 0.52 |
10年期 | 127 | 6.47 | 14 | 7.29 |
15年期 | 20 | 1.02 | 1 | 0.52 |
20年期 | 35 | 1.78 | 2 | 1.04 |
合計 | 1961.5 | 100 | 192 | 100.00 |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從評級情況來看,2019年、2020年AAA級仍為發行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種類,發行規模分別為1736.63億元、1080.57億元;2019年、2020年AA+級發行規模分別為282.1億元、332.3億元;2019年、2020年AA級發行規模分別為120.8億元、95.2億元。
2019-2020年中國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評級分布(不含資產支持證券)(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IIGF、智研咨詢整理
三、綠色債券行業未來發展建議
作為綠色金融市場最主要的融資工具之一,綠色債券相關政策體系及市場基礎設施近年來日益完善,逐步實現常態化發行。2020年是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第五年,伴隨著創新空間的縮減與聲譽紅利的日漸消退,綠色債券市場如何保持高質量發展,如何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整體進程中充分調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形成合力,已成為亟需面對的問題。
綠色債券發展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綠色債券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綠色債券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綠色債券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綠色債券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綠色債券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