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K12”教育:也就是“K—12”教育,即從幼兒園階段(5—6歲)一直到12歲的教育,是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免費教育的首尾年。在我國泛指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這一基礎教育學齡段。我國的基礎教育是領先于世界標準的。這與我國的升學體制有一定關系,中高考的制度,使得我國的基礎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平臺目前大致分為六大類:一是少兒英語,代表有VIPKID、51Talk、米樂英語;二是在線1對1全科輔導,代表有掌門1對1、海風教育、學霸君1對1;三是綜合網校,代表有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滬江網校:四是興趣教育,代表有美術寶、愛棋道、編程貓;五是數理思維,代表有掌門少兒、火花思維、豌豆思維;六是作業輔導,代表有作業幫、小猿搜題、一起作業。
K12在線教育行業平臺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數據顯示:盡管目前我國教育水平已經顯著提高,但與傳統的教育相比,K12在線教育不受物理距離的限制,滿足學生在任何方便有學習欲望的時候就可以接受傳授知識的需求。從另一個角度也是打造了多種學生和教師上課的場景,能夠加強課程體驗和互動。同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全國各地各學科的名師資源,與線下輔導班高昂的課時費對比,極大地降低了金錢成本。K12在線教育能夠節省學生上課路程花費的時間,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課程內容能隨時無限次回放,有利于學生不定時知識點回顧和查漏補缺。
K12在線教育的優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K12在線教育的發展,與在線教育整體發展歷程相符合,并有細微的劃分差異。對于在線教育研究的學者和咨詢戰略企業,大多將我國在線教育的發展區分為4個階段:萌芽期(1994-1996),短暫繁榮期(1996--2000),徘徊期(2000-2010),高速發展期(2010年至今)。我國早期的在線教育主要由政府主導,高校和職業培訓企業為承載體,以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教育為目標,真正實現K12在線教育則是在2010年,也就是我國在線教育的高速發展期。但是,沒有前期在線教育的探索和經驗,K12在線教育就沒有萌芽發展的土壤,所以盡管在線教育前期并未出現真正的K12在線教育,但卻是K12在線教育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K12在線教育大致分為兩個階段:探索徘徊期(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蓬勃發展期(2010至今)。探索徘徊期即為我國在線教育發展中的前三個時期,時間跨度為14年。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的發展,互聯網剛剛起步,但在國際形勢的驅使下,我國也提出了建設網絡教育的愿景。在國家的支持下高校紛紛成立遠程教育機構,并在短短幾年內獲批的遠程教育高校達到了30多家。但此時的教育以學歷教育為主,形式多數以文本郵;件等單一形式為主,互動形式不強,主要是傳統教育方式為主,互聯網和在線的特點并不突出,中小學教育也是夾縫中勉強生存,效果不好,大眾認可度不高,更不能算普及。2010年之后,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終端技術,信息技術的爆發式發展,促進了在線教育質的改變,用戶體驗得到提升,移動終端的普及,視頻音頻等多形式的發展,使得在線教育形式多樣,更具發展潛力。
中國K12在線教育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市場規模
近年來,全國的義務教育普遍普及,國民受教育的機會大大增加,受教育的程度不斷提高。同時,民辦教育和私立學校也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逐步完善。但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紅利自然不能略過教育行業,人們已經不再滿足線下優質的受教育需求。特別是二胎政策的開放,升學壓力持續增大,滿足用戶碎片化學習K12在線教育開始受到廣泛關注,行業規模也在持續擴大。2019年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648.8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205.6億元,同比增長46.4%,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計2020年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892.5億元。
2014-2020年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統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中國K12在線教育目標用戶逐年增加,2019年中國在校生人數達17802.7萬人,較2018年增了435.46萬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數為2414.3萬人、初中在校生人數為4827.1萬人、普通小學在校生人數為10561.2萬人。隨著中國在校生人數的不斷增加,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
2014-2019年中國K12在線教育目標用戶數量統計(萬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智研咨詢整理
三、主要企業經營情況
K12在線教育行業上市企業主要有好未來、跟誰學、新東方在線、思考樂教育、樸新教育、昂立教育、精銳教育、全通教育、無憂英語等。
K12在線教育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簡介
公司 | 簡介 |
好未來 | 好未來2020年的前身即學而思,2013年8月19日正式更名為好未來2020年。好未來是一個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和課外輔導為載體,在全球范圍內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2020年2020年。 |
跟誰學 | 跟誰學教育科技公司中國領先的互聯網教育科技公司。于2014年6月由陳向東帶領創建,團隊成員主要由來自新東方等著名教育培訓機構及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的精英組成。 |
新東方在線 | 新東方在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在線教育服務供應商,於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方面擁有核心專長,品牌廣獲認可。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總營收計,公司在2017年是中國最大的綜合線上教育服務供應商。公司的業務由新東方於2005年成立。新東方為中國民辦教育行業的先驅。 |
思考樂教育 | 思考樂教育集團於二零一八年在廣東省K-12課後教育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四,占有約0.92020年%的市場份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公司亦為深圳的第二大K-12課後教育服務提供商(按二零一八年的收益計量),市場份額為約2.52020年%。公司以深圳為基礎,業務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及福建省。 |
樸新教育 | 樸新有限公司(“樸新教育”)所在的樸新教育科技集團(“樸新集團”),由教育培訓行業資深人士于2014年9月創辦,主營業務包含K12培訓、出國留學考試培訓、留學申請、素質教育和教育培訓行業運營管理系統開發、在線教育產品開發等,業務體系全面覆蓋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工作人群。 |
昂立教育 | 上海新南洋昂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于1993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代碼600661)。公司成立至今,在歷屆董事會、經營班子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規范公司運作、優化產業結構、深化企業內部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參與市場競爭、擴大經營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
精銳教育 | 精銳國際教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美國紐交所上市的大型高端多元化教育集團,由哈佛精英創立,秉持“科技賦能教育,學習力成就未來”的使命,致力于提升4-18歲學生的學習力(包括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及學習毅力),打造快樂高效的第三課堂。 |
全通教育 | 全通教育集團(廣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359)成立于2005年,秉承“節省教師工作每一秒,關愛孩子成長每一天”的理念,致力于用科技創新和精益服務促進教育的普惠公平和創新發展,并積極投身教育公平與教育公益事業。2014年1月,全通教育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
無憂英語 | 51Talk無憂英語是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老師唯一推薦的網絡英語學校,正風靡于廣大的英語學習者中。51Talk致力于用最超值的價格提供優質的外教1對1課程,讓數千萬中國人“想學”英語,就“能學”英語! |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上半年跟誰學總資產為48.9億元;思考樂教育總資產為13.89億元;樸新教育總資產為46.03億元;昂立教育總資產為25.08億元;全通教育總資產為12.08億元。
2017-2020年上半年K12在線教育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總資產統計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上半年跟誰學營業總收入為29.48億元;思考樂教育營業總收入為3.26億元;樸新教育營業總收入為13.52億元;昂立教育營業總收入為7.85億元;全通教育營業總收入為2.45億元。
2017-2020年上半年K12在線教育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營業總收入統計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上半年跟誰學毛利潤為23.04億元;思考樂教育毛利潤為1.22億元;樸新教育毛利潤為6.208億元;昂立教育毛利潤為2.01億元;全通教育毛利潤為1.08億元。
2017-2020年上半年K12在線教育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毛利潤統計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國K12在線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行業標準不完善,政府監管不到位;用戶需求增強,行業馬太效應加劇;師資匹配度低,產品智能化不足等。
K12在線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五、解決策略
面對K12在線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主要有:完善行業標準,政府監管合理化;多元化發展,線上線下教育相互融合;提高師資服務水平;加大技術投入等。
解決策略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六、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三四線城市滲透、重組整合、與傳統教育模式進一步融合將是K12在線教育的發展趨勢。
K12在線教育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共十六章,包含2025-2031年在線教育行業投資建議,2025-2031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投資要點及策略分析,在線教育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