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肉牛養殖已成為畜牧業新的增長點和農牧戶致富重要養殖畜種,我國奶牛、肉牛養殖有著特定的養殖生產模式和經營模式,隨著養牛業的發展,逐漸形成區域的產業帶。奶牛、肉牛生產性能測定是影響牛奶成分、牛肉質量的重要因素。
一、奶牛生產性能測定
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作為奶牛群體遺傳改良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直接影響群體遺傳改良進展的總體水平。2019年,參測奶牛127.5萬頭,較上年每頭參測牛平均305奶量增加200千克,體細胞數24.2萬個/mL,乳脂率3.96%,乳蛋白率3.34%,為奶業振興增產增效、提質增效和節本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1、測定規模持續增長
2019年全國38個測定中心1363個場127.5萬頭奶牛的DHI相關數據713.4萬條,其中年度測定大于6次的牛77.8萬頭,測定連續性好,數據利用率高。測定牛數較2018年增加3.7萬頭,場數減少91個,場平均規模保持上升。
2008-2019年中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奶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奶牛養殖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我國奶業主產省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寧夏、新疆參測牛數100.5萬頭,占全國總參測量的79%。2018年各省奶牛存欄的一半作為該省的估算泌乳牛數,參測比例最高是河南省61%,較高的有河北46%、黑龍江30%、山西29%,寧夏29%。
2019年中國奶業主產省區參測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奶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產奶量增長趨勢明顯
2019年我國參測奶牛測定日平均奶量達到了31.2千克,比2018年增加1.2千克,自2008年項目實施以來我國參測牛平均產奶量年均增加0.67千克。
2019年中國奶牛日平均產奶量
資料來源:中國奶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3、體細胞數下降趨勢明顯
2019年我國參測奶牛測定日平均體細胞數達到24.2萬個/mL,比2018年下降2.0萬個/mL,自2008年項目實施以來我國參測牛平均體細胞數年均下降1.4萬個/mL。
2019年我國奶牛日平均體細胞數
資料來源:中國奶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二、奶牛養殖企業經營情況
當前我國奶業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質量安全問題,而是發展問題。中國奶業被三聚氰胺困擾的階段已經結束了,中國奶業已經進入了層次更高、實力更強、目標更遠大、質量安全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階段。奶牛養殖上市企業主要有天山生物、西部牧業、新農開發等。
2015-2019年中國奶牛養殖上市企業營業收入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智研咨詢整理
三、奶牛養殖前景
從奶牛的營養價值被發掘起,奶牛需求就沒降下來過,消費主體也慢慢轉向廣大群眾。當大家以及養殖戶自己都開始認為牛奶市場接近飽和之后,部分地區的免費牛奶供應又刺激到了市場,所以目前來說我國養殖奶牛還是比較可觀的。
中國奶牛養殖前景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九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分析,奶牛養殖行業投資機會分析研究,奶牛養殖企業制定“十四五”發展戰略研究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