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我國奶牛養殖行業保持穩定發展,奶牛養殖的各類設施也在持續完善。我國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為主,從1980年山東省畜牧局牛羊養殖基地開始引進此品種,又稱中國荷斯坦奶牛,是由純種荷蘭牛與本地母牛的高代雜交種,經長期選育而成。隨著乳品的需求量持續增長,各奶牛養殖企業紛紛加大育種技術的研發,不斷改良奶牛的遺傳品質。同時,加大牧場及周邊設施的建設工作,為奶牛的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減少疾病的產生。
關鍵詞:奶牛養殖產業鏈、存欄量、供需現狀、技術專利
一、產業鏈分析:上游原材料供應充足,下游高增需求拉動行業快速發展
奶牛養殖是乳制品原料產出的重要過程,隨著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居民的健康意識持續增強,對于蛋白質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乳品作為含有豐富蛋白質的產品,在高需求的拉動下,乳品行業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進而對奶牛養殖行業的發展也產生了正向的推動作用。奶牛養殖的產業鏈上游主要是育種、飼料、疫苗等行業,中游是奶牛的牧場建設、養殖技術等環節,下游則是乳制品加工環節,主要產成品包括液態奶及干乳制品兩大類。
玉米和大豆,是奶牛養殖中重要的飼料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類糧食的產品持續增加,玉米和大豆的產量也在持續增加。2017-2021年期間,我國玉米和大豆的產量總體上呈現出增長的態勢。2021年玉米的產量共計2.73億噸,較2020年增長了4.56%;大豆的產量為0.16億噸,同比下降了16.36%。此外,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升級,大眾在食物的選擇和消費時,對于蛋白質食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養殖業和飼料產業也在持續發展,進而玉米、大豆等糧食會逐步向飼料糧等轉移,充足的玉米和大豆產量,為奶牛養殖中的原材料供應,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奶牛養殖的下游產業為乳制品的生產和加工,乳制品作為人體蛋白質和鈣的重要來源,每天攝入足量的乳制品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減少各類疾病患病的風險。疫情以來,消費者逐漸認識到乳制品的重要性,對于乳制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帶動乳制品的銷售額持續增加。2018-2021年期間,我國乳制品的銷售額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2021年我國乳制品的銷售額達到5349億元,同比增長了10.04%,預計到2023年我國乳制品的銷售額將達到6362億元左右。從人均乳制品消費量來看,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從2014年的16.7千克,增長到2019年的21.5千克,隨著我國乳制品的持續發展,消費者對于乳品的接受程度持續提升,人均乳制品消費量也將得到進一步增長,預計到2024年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將達到28.5千克。下游乳制品行業持續高增的產品需求,對于奶牛養殖行業產生了極大地推動作用,將穩步拉動奶牛養殖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奶牛存欄量分析:奶牛存欄量穩步提升,大型牧場逐漸成為發展主流
近年來,我國奶牛養殖行業保持穩定發展,奶牛養殖的各類設施也在持續完善。我國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為主,從1980年山東省畜牧局牛羊養殖基地開始引進此品種,又稱中國荷斯坦奶牛,是由純種荷蘭牛與本地母牛的高代雜交種,經長期選育而成。隨著乳品的需求量持續增長,各奶牛養殖企業紛紛加大育種技術的研發,不斷改良奶牛的遺傳品質。同時,加大牧場及周邊設施的建設工作,為奶牛的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減少疾病的產生。2020年以來,我國牧場奶牛的存欄量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2021年我國牧場奶的牛存欄量為580萬頭,同比增長了11.54%,預計到2025年我國牧場奶牛的存欄量將達到743萬頭左右。
隨著我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不斷加強,尤其是受疫情的影響,我國乳制品的需求會持續上升,同時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高端化的乳制品需求也會不斷增長,將會進一步推動乳制品高端化進程,為國內養殖牧場帶來強勁的原料奶需求。為進一步提升原料奶的產量,各企業在加快牧場的建設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牧場并購工作,通過這一途徑,快速擴充存欄規模,穩步提升原奶產量。大型牧場憑借大規模奶牛養殖的業務模式,實現高效的牧場管理、疾病管控等,可以提供高品質的原料奶產品,同時在應對極端天氣時,也能夠快速響應,采用有效的措施,為奶牛提供良好的繁育環境。隨著行業的持續發展,大型牧場逐漸成為發展主流,我國奶牛存欄量1000頭以上的牧場占全國牧場的比重從2014年的23.6%提升到2019年的43%,預計到2024年占比將會進一步提升,達到55%左右。
三、供需現狀分析:原料奶供給量穩步增加,生鮮乳價格出現回落
乳制品作為蛋白質攝入的重要來源,近年來,國家和政府對于奶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畜牧業作為乳制品行業的上游產業,行業的發展對乳制品有著一定的影響,為穩步推進畜牧業的發展,國家和政府相繼出臺各項政策,持續規范奶牛的養殖流程,加快各項設施的建設,不斷完善養殖的環境,在減少疾病和污染的同時,穩步提升原料奶的產量和品質。
在國家和行業的精準發力下,我國原料奶的產量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2017-2021年期間,我國原料奶的產量持續增長,2021年原料奶的產量達到3480萬噸,較2020年增長了4.5%,預計2022年原料奶的產量將達到3650萬噸。此外,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乳企對于原料奶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長,2017-2021年期間,我國原料奶的需求量保持增長的態勢,2021年我國原料奶的需求量共計5280萬噸,較2020年增長了3.94%,預計2022年需求量達到54.9萬噸。
在市場高需求的發展下,原料奶的產量和需求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值,市場中原料奶的需求量遠大于供給量,對產品價格造成一定的沖擊,推動原料奶價格不斷上漲。從年度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來看,2018-2022年期間,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的平均價格呈現出持續上漲的態勢,從2018年的3.53元/公斤,增長到2022年的4.25元/公斤(節選自每年度1月第一周的價格)。
隨著我國奶牛養殖行業的持續發展,近兩年來,原料奶的產量持續增加,供應較為充足,生鮮乳平均價格出現回落。從月度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來看,2022年我國生鮮乳平均價格總體呈現出下降的態勢,平均價格從1月的4.25元/公斤,下降至12月的4.12元/公斤,2023年1-2月,延續2022年的下降態勢,平均價格進一步下降,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3年2月第一周我國生鮮乳平均價格僅為4.07元/公斤,環比下降了1.21%,同比下降了4.46%。
注:節選自每月第一周平均價格
四、技術專利分析:技術專利量持續增長,天津市專利量排名前列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消費觀念不斷轉變,受疫情影響,國民健康意識普遍提高,倡導科學飲食和營養均衡,增加綠色健康消費,對于乳制品的高品質多樣化的需求,為乳制品行業帶來強勁的發展動力,奶牛養殖作為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各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通過技術創新和升級,不斷提升原奶的產量和品質。近年來,我國奶牛養殖的專利申請量總體上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2013-2022年期間,我國奶牛養殖的專利申請量保持穩步上升,從2014年的29件,增長到2022年114件。
從各省市奶牛養殖的專利量分布來看,我國奶牛養殖的專利量主要集中在天津、江蘇、寧夏、山東等省市、自治區,這些地區乳品工業較為發達,牧草、玉米等資源豐富,對于牧場的建設有著天然的優勢,適宜奶牛的居住。專利量排名靠前的天津市、江蘇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山東省,其專利量占全國省市的占比分別達到12%、10%、9%、7%。
注:僅搜索關鍵詞為“奶牛養殖”
此外,各省市為加快奶牛養殖行業的發展,積極開展各項產能建設和技術創新工作。2023年2月7日,許昌市出臺了《關于加快肉牛奶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本地大型龍頭企業發展肉牛奶牛產品精深加工,優化升級產品結構,到2025年,全市力爭打造肉牛奶牛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2023年2月,唐山市豐南區推進產業富民興農,投資10.5億元用于君樂寶集團奶牛牧場建設。2022年1月底,寧夏科技廳發布消息稱,3頭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復制的高產長壽奶牛在靈武市陸續出生,是我國首次采用克隆技術,對現存群體中終生產奶量高于100噸的優良荷斯坦奶牛個體進行種質復原保存及良種繁育。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九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分析,奶牛養殖行業投資機會分析研究,奶牛養殖企業制定“十四五”發展戰略研究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