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資源相對短缺的今天,海水淡化技術已經成為是解決我國水資源危機的一種根本性舉措,并且成為沿海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1、海上風電產業簡介
積極開發利用風電對于改善我國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具有深遠意義。由于海水面十分光滑,摩擦力較小,因此,風速較大,風速、風向的變化較小,風切變也較小,這樣不需要很高的塔架,可降低風電機組成本,機組年利用小時數 高。海上風湍流強度小,具有穩定的主導風向,機組承受的疲勞負荷較低,因此海上風電風機壽命更長。海上風電場由于對噪音要求較低,通過更高的轉動速度及電壓,可獲取更高的能量產出。海上風力發電與高壓直流輸電結合是未來風力發電及其電能傳輸技術的發展方向。
2、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情況
中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但憑借國家政策支持和產業鏈的不斷完善,近年來發展迅速并蘊藏著巨大的潛力。2019 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 588 臺,新增裝機容量達到 2.49 GW,同比增長 50.9%。
2014-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
資料來源:CWEA、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市場經營管理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9 年共有 6 家整機制造企業有新增裝機,其中上海電氣新增裝機最多,共達 155 臺,新增海上風電容量為 647MW,新增裝機容量占比達到 26.0%。其次分別為遠景能源新增139臺,容量為615 MW;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新增裝機容量排在第三、四位。
2019年中國風電制造企業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MW)和裝機臺數
資料來源:CWEA、智研咨詢整理
2014年以來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高速增長,截至 2019年底,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7.03 GW,位居全球第三。
2014-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
資料來源:CWEA、智研咨詢整理
江蘇省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江蘇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都需要從省外調度,對經濟大省江蘇來說,發展風電產業更為緊迫。江蘇聚焦沿海豐富的風能資源,致力打造沿海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經過多年努力,截至 2019 年底,江蘇省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472.5萬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遙遙領先與其他省市,占中國全部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 67.3%。
截至 2019 年底,福建省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490 MW,占比達到 7.0%;廣東省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458 MW,占比為 6.5%;上海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417 MW,占比 5.9%。
2019年中國各省市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
資料來源:CWEA、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有21家海上風電開發企業,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國能投)累計裝機容量為2037MW,其次為三峽集團累計裝機容量為928MW,華能集團累計裝機容量為915MW、國電投累計裝機容量為802 MW。這 4家企業海上風電裝機量遙遙領先于其他企業。
2019年底各開發商海上風電裝機容量
資料來源:CWEA、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2013年中國海上風電產業增加值為87億元,至2019年海上風電產業全年實現增加值為199億元,是增長較快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3-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產業增加值
資料來源: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海上風電機組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海上風電機組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共六章,包含海上風電機組核心企業研究,中國海上風電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中國海上風電機組產業研究總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