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鏈
縫制機械行業是以生產縫紉機為主,裁剪、熨燙及粘合等機械為輔的專業設備制造業,主要由零部件供應商、整機制造商、經銷商、研究機構等組成。按縫制工序先后分類,縫制設備主要包括三大類:縫前設備、縫中設備和縫后設備。
縫制機械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市場規模
近年來,我國縫制機械工業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和我國服裝工業的發展,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根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百家骨干企業縫制機械生產量為615萬臺。
2015-2019年中國行業百家骨干企業縫制機械生產量
資料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注:2019年產量未包括縫前縫后設備產量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經過50多年的不斷成長、發展,經歷了從仿制到企業不斷自主創新的產品研制階段,逐步實現了我國縫制機械工業的調整、轉型、升級,目前已形成較具實力的零部件配套和整機產品生產體系。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313.4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9億元;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76.4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5億元。
2014-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累計利潤總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成本費用為255.9億元,其中營業成本222.5億元,銷售費用12億元,管理費用20.1億元,財務費用1.4億元。
2016-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成本費用分析(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當前國內的縫制機械企業從過去“大而全”的生產模式轉向了“少而精”的經營策略,逐漸告別了大量模仿國外產品,在低檔次低價位的產品上競爭的狀況,走上了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科學發展之路。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縫制機械產業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14-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下降走勢,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市場規模為162.5億元,較2018年減少了40.5億元,同比下降19.9%。
2014-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進出口貿易
中國縫制機械出口金額遠超進口金額,2018年中國縫制機械進口金額僅為7.87億美元,出口金額達24.55億美元;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進口金額僅為8.33億美元,出口金額達24.86億美元。
2010-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進出口金額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縫制機械主要出口至越南、印度及美國等地區,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出口至越南的出口金額為37320.8萬美元,出口至印度的出口金額為29768.6萬美元,出口至美國的出口金額為10984.7萬美元。
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產品主要出口地區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出口至越南的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的15.01%,出口至印度的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的11.97%,出口至美國的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的4.42%。
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產品主要出口地區出口金額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主要從日本、德國及中國臺灣等地區進口縫制機械;2019年中國從日本進口縫制機械38434.48萬美元,從德國進口縫制機械27965.75萬美元,從中國臺灣進口縫制機械4857.72萬美元。
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產品主要進口地區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從日本進口縫制機械金額占總進口金額的46.1%,從德國、中國臺灣進口縫制機械金額分別占總進口金額的33.6%、5.8%。
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產品主要進口地區進口金額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競爭對手分析,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投資機會與投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