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縫制機械行業是以生產縫紉機為主,裁剪、熨燙及粘合等機械為輔的專業設備制造業,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主要由零部件供應商、整機制造商、經銷商、研究機構等組成。
按縫制工序先后分類,縫制設備主要包括三大類:縫前設備、縫中設備和縫后設備。縫前設備主要包括裁床、鋪布機等用于裁剪、鋪開布料等縫紉前道工序的加工設備;縫中設備主要包括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和特種機等用于縫紉工序的加工設備;縫后設備主要包括熨燙、包裝設備等用于熨燙、包裝等服裝生產后道工序的機械設備。
縫制機械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已經是縫制機械制造大國,并且正在向縫制機械制造強國的目標邁進。中國縫制機械產業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并且在縫制設備配套產品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這與中國服裝業對縫制機械的高度需求是分不開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于服裝要求越來越高,2020年中國服裝產量為223.73億件,較2019年同比下降8.58%。
2014-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服裝產量
資料來源:中國服裝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二、經營情況
縫制機械行業由恢復性增長步入周期性和結構性調整,市場需求明顯萎縮,產銷增速持續放緩;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美貿易爭端升級,進一步加深內外需市場下行,行業經濟步入低谷。
中國縫制機械虧損企業不斷增加,2019年中國共有238個規模以上的縫制機械企業,虧損企業共有45個;2020年虧損企業增加至58個,虧損金額19521.8萬元。
2017-2020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及虧損企業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4-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不斷下降,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65.9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10.5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6.7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2億元。
2014-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縫制機械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累計利潤總額
資料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進出口貿易
根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縫制機械進口額為9.73億美元,較2019年的8.3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81%;出口額為23.63億美元,較2019年的24.86億美元同比下降4.95%。
2010-2020年中國縫制機械進出口金額
資料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四、市場規模
隨著全球縫制設備行業競爭格局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加速,中國將逐漸成為世界縫制機械制造中心。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縫制機械市場規模為175.2億元,較2019年的162.5億元同比增長7.81%。
2014-2020年中國縫制機械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五、市場格局
從縫制設備供應商來看,中國縫制設備行業主要市場份額由杰克股份、上工申貝和中捷股份所占據。2019年杰克股份縫制機械營業收入為36.02億元,上工申貝縫制機械營業收入為20.07億元,中捷股份縫制機械營業收入為7.06億元。
2017-2019年中國相關企業縫制機械營業收入情況(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2019年杰克股份市場占有率為22.16%,上工申貝市場占有率為12.35%,中捷股份市場占有率為4.34%。
201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市場集中度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競爭對手分析,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2023-202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投資機會與投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