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北京市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近年來在數字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2024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7.5%,信息軟件業營業收入突破3萬億元,躍升為全市第一支柱產業。北京市政府推動581家規上制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達標,GE醫療北京基地獲評中國醫療設備制造領域首座“燈塔工廠”,新增9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全市金融科技企業達到1785家,市管企業數字人民幣交易規模超190億元,全市數字廣告業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建成北京跨境電子合同簽署平臺,累計接入認證企業14000余家。2025年,北京市將全力實現全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8%的目標。重點攻關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爭取在國際上取得更多領先成果。同時,北京市還將繼續夯實基礎設施,新建5000個以上5G-A基站,加快建設公共算力中心,推動智能算力供給規模突破4.5萬P。
相關上市企業:百度集團(09888)、神州泰岳(300002)、廣聯達(002410)、太極股份(002368)、久其軟件(002279)、東方國信(300166)
相關企業: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旋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京北方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
關鍵詞:北京市數字經濟、北京市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現狀、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述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家戰略,也是北京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市數字經濟主要分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其中數字產業化主要由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和數字要素驅動業四部分組成,產業數字化即數字化效率提升業,指應用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為傳統產業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其本質是各行業的數字化運營。具體包括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數字金融、數字商貿、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和其他數字化效率提升業等。
二、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2002年的先行先試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初步發展,北京開始在信息化領域進行探索和布局。電子信息產業逐漸興起,互聯網開始萌芽,部分企業開始涉足信息技術服務領域。
2003年至2020年的創新發展階段,互聯網用戶數量快速增長,數字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逐漸拓展。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等數字經濟業態開始興起,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快速發展,百度、騰訊等互聯網企業逐漸壯大。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培育和發展數字經濟相關產業,數字技術在政務、金融、教育等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化。
2021年至今的標桿引領階,2021年7月,《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發布,北京提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明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和路徑。2023年1月1日,《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聚焦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開發平臺、基本算法等“卡脖子”和前沿核心技術,推出一批世界一流的首創技術、首制產品。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突破,備案大模型產品數量全國第一。并培育新一代數字化出行、新型數字化健康服務、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集群,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速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城市基礎設施深度融合,建設數據原生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全球領先的超大規模數據平臺,實現數據資產化,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培育和發展。
三、行業產業鏈
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硬件設施、基礎軟件與技術、數據要素等,其中硬件設施包括5G基站、光纖光纜、芯片、PCB等。這些硬件設施是數字經濟的基礎,為數據的傳輸和處理提供物理支持。基礎軟件與技術涵蓋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基礎軟件,以及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這些軟件和技術為數字經濟的運行提供了底層支持,保障了數據的安全和高效處理。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產業鏈中游主要涉及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產業鏈下游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數字政府、智慧理財、智慧農機、數字文旅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
2024年,北京5G基站數量為13.39萬個,同比增長26.32%。同年,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聯合多部門出臺了雙萬兆行動計劃,推動5G-A和F5G-A技術演進及網絡建設。2024年新建5G基站超過2萬個,其中5G-A基站超過1.2萬個。這些新建基站不僅提升了網絡覆蓋范圍,還為5G-A等新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到2026年,北京市計劃累計新建或改造超20000個5G-A基站,打造網絡建設領先、終端發展領先、行業賦能領先的“雙萬兆”標桿城市。5G基站的快速增加,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推動了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算力等多個領域的創新與突破。例如,北京已建成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引入100余個高質量數據集,完成腦健康醫療模型等10個模型訓練。同時,北京市還積極推動5G技術在智慧教育、醫療、文旅等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數字經濟的產業附加值。
四、相關政策
北京市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將其視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北京市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完善數字經濟治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2025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202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提出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制定實施三年行動方案,完成運營服務平臺、門戶網站、展廳等核心設施建設,提升數字經濟國際影響力。這將數字經濟企業搭建國際化的合作平臺,提升產業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促進區域數字經濟協同發展。
五、行業現狀
北京市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近年來在數字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2024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7.5%,信息軟件業營業收入突破3萬億元,躍升為全市第一支柱產業。北京市政府推動581家規上制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達標,GE醫療北京基地獲評中國醫療設備制造領域首座“燈塔工廠”,新增9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全市金融科技企業達到1785家,市管企業數字人民幣交易規模超190億元,全市數字廣告業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建成北京跨境電子合同簽署平臺,累計接入認證企業14000余家。2025年,北京市將全力實現全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8%的目標。重點攻關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爭取在國際上取得更多領先成果。同時,北京市還將繼續夯實基礎設施,新建5000個以上5G-A基站,加快建設公共算力中心,推動智能算力供給規模突破4.5萬P。
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北京數字經濟頭部企業數量眾多,且在行業內具有顯著的引領作用。根據2024年的數據,北京有143家企業入選“數字經濟企業TOP500”,數量居全國首位。這些企業涵蓋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多個領域,如百度、京東、字節跳動、美團、神州泰岳、廣聯達等,均在各自領域占據領先地位。這些頭部企業的集聚不僅提升了北京數字經濟的整體規模,還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北京神州泰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創新驅動,全球布局”的民營高科技企業,神州泰岳致力于成為有持續創新能力的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經過多年探索與發展,已構建“沿著ICT架構布局,云提供基礎設施,C端布局游戲,B端賦能行業”的數字產業布局,形成了手機游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兩大業務集群。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集群方面,公司是人工智能“認知智能”的行業應用踐行者,專注人工智能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深度探索,構建“認知+”產業生態,推動NLP技術在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落地,實現多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為客戶實現降本增效。ICT運營管理方面,是全域數字化的使能者,潛心鉆研該領域20余年,始終秉承“運營即服務”的業務理念,立足于云、5G、自智網絡等發展新生態,布局可信綜合的ICT運營管理產品體系,全新構建“數字化新IT智能運營”、“信息安全”、“云增值服務”三大產品線,賦能ICT全域運營場景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打造ICT運營新生態。物聯網通信方面,是創新實踐者,擁有自主研發、安全可控的物聯網通信技術,已申請近210余項專利,面向電力、周界安防和專網通信三大應用領域推出了特定場景專項解決方案,以創新解決行業痛點,實現傳統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助力智慧電力、智慧安防、智慧核電、智慧管廊等行業場景的創新實踐。2024年前三季度,神州泰岳營業收入為45.14億元,同比增長11.42%;歸母凈利潤為10.94億元,同比增長94.33%。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作為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廣聯達致力于推動建筑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公司以建設工程領域的信息化為切入點,立足建筑產業,圍繞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為行業提供以建設工程資料管理軟件為主的系列專業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廣聯達在數字建筑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廣泛的市場覆蓋,其產品和服務涵蓋了建筑行業的多個環節,包括造價管理、項目管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廣聯達幫助建筑企業提高項目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建筑質量和安全水平。此外,廣聯達還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推動建筑行業的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2024年前三季度,廣聯達營業收入為43.67億元,同比下降8.06%;歸母凈利潤為2.13億元,同比下降18.47%。
七、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
北京市將聚焦前沿技術,推動數字經濟核心技術創新與突破。一方面,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將得到重點攻關,爭取在國際上取得更多領先成果。例如,加速建設北京6G實驗室,形成6G標準化推進策略,搶占下一代通信技術戰略制高點。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將助力科研,探索新的科研模式。同時,支持企業組建數字技術創新聯合體,建設國際開源社區,形成開放合作的技術創新生態。這些技術創新將為數字經濟產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北京在全球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力。
2、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北京市將加快推動先進網絡部署和應用推廣,新建5G-A基站5000個以上,實現5G/5G-A輕量化基站連續覆蓋。此外,推進IPv6在全市基礎網絡規模部署,推動工業互聯網擴容升級。加快建設海淀、朝陽、亦莊、京西等4個公共算力中心,推動全市智能算力供給規模突破4.5萬P。打造國家級區塊鏈基礎設施,提升與實體產業融合效率。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將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提升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3、數據要素市場改革激發活力
北京市將深入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加快推進“一區三中心”建設。在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落地數據要素企業200家以上,構建合規監管的數據采集、傳輸、加工、應用體系。推動公共數據歸集治理與開放利用,建設企業、行業、城市等五類可信數據空間,發布一批高價值數據集。此外,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將完善數據登記、評估、入表、交易規程機制和數商服務管理體系。通過這些舉措,北京市將激發數據要素市場的活力,促進數據的流通和應用,推動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
《2025-2031年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共七章,包含北京市數字經濟重點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北京市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與趨勢分析,北京市數字經濟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