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貴金屬是一種有限的資源,隨著人類對貴金屬需求的不斷增加,這些資源將會變得越來越稀缺。通過回收和再利用貴金屬,可以有效地節約資源,避免浪費和短缺。隨著我國貴金屬回收產業的不斷發展,行業的回收總量規模不斷增長,但受黃金價格、回收量影響,市場規模呈現較大的波動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貴金屬回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102.35億元。其中,回收金規模為2939.3億元;回收銀規模為69.79億元;回收其他貴金屬規模為93.26億元。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對于節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未來隨著資源的日益稀缺和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和發展。
相關上市企業:貴研鉑業(600459)、浩通科技(301026)、東江環保(002672)、湖南白銀(002716)、英諾賽科(02577)、韋爾股份(603501)、紫光國微(002049)、海新能科(300072)、凱大催化(830974)、凱立新材(688269)等。
相關企業:勵福(江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君鑫貴金屬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半導體銷售收入、市場規模、回收量、回收均價、回收規模
一、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概述
貴金屬主要包括黃金、白銀以及鉑、鈀、銠、銥、釕、鋨等鉑族金屬。貴金屬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及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工藝性、穩定性和極高的抗腐蝕性等特性。貴金屬回收是指回收廢舊的貴金屬制品,例如金、銀、鉑、鈀等。這些貴金屬制品來自于各種消費領域,例如珠寶、電子、醫療、化工等行業。貴金屬回收可以將這些廢舊物品再次加工,使其成為可再利用的資源。貴金屬回收的類別包括黃金、白銀、鉑金、鈀金、銠金等;貴金屬的加工方法包括重選法、浮選法和濕法冶金等。
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個重要行業,因為貴金屬資源有限,且價格昂貴,因此回收利用廢舊貴金屬不僅能降低成本,同時也有利于環境保護。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約成本、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優點。
二、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政策
政策驅動貴金屬回收行業發展。近年來,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隨著行業的發展,從事貴金屬回收的企業逐漸增多,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同時,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環保監管的力度,用以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例如,2024年4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山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要持續提升廢有色金屬利用技術水平,加強稀貴金屬提取技術研發應用。2024年4月,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要落實國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支持政策,推廣廢舊產品設備精細拆解、復合材料高效解離、有價金屬清潔提取、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等先進技術。
三、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產業鏈
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產業鏈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資源循環體系,其上游原料來源廣泛而多元,涵蓋了社會生產和消費的多個環節。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產業鏈上游包括廢舊金銀首飾、礦山尾礦、選冶廢渣、電極泥、電鍍廢液、照相膠片、廢舊電器、廢催化劑、廢功能材料等;在下游應用端,經過提純加工的貴金屬材料憑借其優異的物理化學特性,被廣泛應用于高科技產業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半導體、催化劑、電器、功能材料、航空航天等。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貴金屬的回收加工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效應正在不斷增強,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半導體是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半導體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蓬勃發展的行業浪潮中,蘊藏著諸多增長機遇。在新興技術領域,人工智能、物聯網、5G通信等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半導體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半導體銷售額強勢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例首次攀升至30%以上。到了2023年,國內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突破1500億美元,在全球市場所占份額達29.5%,穩固了自身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重要地位。2024年中國半導體銷售額超1700億美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四、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發展現狀
貴金屬是一種有限的資源,隨著人類對貴金屬需求的不斷增加,這些資源將會變得越來越稀缺。通過回收和再利用貴金屬,可以有效地節約資源,避免浪費和短缺。近年來,在國家環保標準日趨嚴苛,以及下游市場對貴金屬需求量增長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貴金屬的回收量整體呈增長態勢。數據顯示,中國貴金屬的回收量從2016年的1201.56噸增長至2023年的1545.7噸,年復合增長3.66%。2024年中國貴金屬回收量約為1640.2噸,其中,回收金452.2噸,占比27.57%;回收銀1147.8噸,占比69.98%;其他回收貴金屬40.2噸,占比2.45%。
貴金屬是一種有限的資源,隨著人類對貴金屬需求的不斷增加,這些資源將會變得越來越稀缺。通過回收和再利用貴金屬,可以有效地節約資源,避免浪費和短缺。隨著我國貴金屬回收產業的不斷發展,行業的回收總量規模不斷增長,但受黃金價格、回收量影響,市場規模呈現較大的波動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貴金屬回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102.35億元。其中,回收金規模為2939.3億元;回收銀規模為69.79億元;回收其他貴金屬規模為93.26億元。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對于節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未來隨著資源的日益稀缺和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和發展。
從各區域貴金屬回收規模來看,目前,國內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需求市場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以及服務水平較高的各省一、二線城市,存在一定的區域性特征。其中,華東地區市場需求最大,2024年市場規模為406.41億元。其次是西部、華南和華北地區,總的來看,這幾個地區或人口基數大,或基礎工業發展較為完善,含廢舊貴金屬的產品消費量大,廢舊貴金屬產業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貴金屬的回收與貴金屬價格是直接關系,當貴金屬價格上漲時,貴金屬再生行業投資將增長,貴金屬的回收量將增長。當貴金屬價格下跌時,貴金屬行業利潤降低,投資風險加大,貴金屬的回收量隨之下降。從貴金屬回收均價來看,黃金和白銀的回收均價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黃金回收均價約元/克;銀回收均價約元/克。隨著貴金屬應用市場的擴大,市場對于回收貴金屬的需求將不斷增長。
五、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當前,國際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產業主要集中于歐洲、日本、北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英國莊信萬豐、德國巴斯夫、賀利氏、比利時優美科、日本田中等大型跨國公司掌握著先進的貴金屬回收技術,占領了較大的市場份額。由于我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起步較晚,行業內眾多企業規模較小且不規范,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技術水平較國外先進技術仍存在許多差距。但近年來我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部分重點企業在技術研發和生產工藝上不斷取得創新突破,逐漸縮小了與國際領先同行的差距,部分國內優質企業在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細分領域優勢逐漸凸顯。例如貴研鉑業、湖南白銀、東江環保、浩通科技、勵福環保以及君鑫貴金屬等企業。隨著國內領先企業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以及我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的監管體系日漸完善,未來我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格局將呈現小規模不規范企業逐漸被淘汰出局,而國內優質企業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市場份額,國內廠商力量逐漸集中壯大,我國的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企業所占據市場份額將不斷增加,行業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1、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貴金屬及貴金屬材料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是國內在貴金屬材料領域擁有系列核心技術和完整創新體系、集產學研為一體的上市公司。公司承載貴研所在貴金屬領域近百年的深厚積淀,已建立了較完整的貴金屬產業鏈體系,大力發展貴金屬新材料制造、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及貴金屬供給服務三大核心業務板塊,能在貴金屬全產業鏈上為客戶提供從原料供給到新材料制造和資源回收的貴金屬一站式綜合服務。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貴研鉑業貴金屬供給服務產品營業收入為116.17億元;貴金屬再生資源產品營業收入為44.91億元。
2、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貴金屬回收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具體分為貴金屬回收、貴金屬為主的新材料、貿易三個業務板塊。貴金屬回收:從含貴金屬廢催化劑等二次資源中回收鉑、鈀、銠、銀等貴金屬及其他有經濟效益的產品。新材料:貴金屬回收業務的延伸和拓展,將貴金屬等進一步加工為新材料,比如二氯四氨鉑、二氯二氨鈀、高純錸酸銨等。貿易:主要為公司貴金屬回收、新材料業務服務,滿足客戶對鉑、鈀等商品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專業、安全、高效的采購、運輸、檢測等一體化服務。公司主要產品為鉑、鈀、銠、銀等貴金屬及其系列新材料產品。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浩通科技貴金屬回收營業收入為6.68億元,同比增長87.64%。
六、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發展趨勢
1、政策驅動與行業規范化加速
中國貴金屬回收行業將迎來更嚴格的環保政策和產業標準化建設。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政府可能出臺更高標準的《再生貴金屬行業規范條件》,強制要求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并建立全流程可追溯體系。工信部已明確鼓勵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催化劑等領域的貴金屬回收,未來或通過稅收優惠、補貼等方式扶持合規企業,淘汰落后產能。
2、技術創新推動回收效率提升
未來5-10年,高效、低碳的回收技術將成為行業競爭核心。在電子廢棄物領域,生物浸出、超臨界流體萃取等綠色冶金技術將替代傳統氰化法,使金、銀回收率提升至95%以上。在汽車催化劑回收方面,火法-濕法聯合工藝的優化可降低能耗30%,并提高鉑族金屬(PGMs)的提取純度。此外,AI分選、物聯網(IoT)溯源等技術將應用于廢料分類和供應鏈管理,減少人工成本。頭部企業如格林美、貴研鉑業已布局智能化回收產線,未來中小型企業也需通過技術升級避免被市場淘汰。
3、產業鏈整合與循環經濟模式深化
未來,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將向“回收-加工-再利用”一體化方向發展,形成閉環供應鏈。大型冶煉企業(如江西銅業)可能通過并購回收企業,控制上游廢料渠道;而電池、電子制造巨頭(如寧德時代、華為)或自建貴金屬回收體系,以降低原材料依賴。區域化回收網絡(如長三角、珠三角電子垃圾集中處理中心)將優化物流成本。此外,“城市礦山”概念進一步落地,地方政府可能聯合企業建立貴金屬再生園區,實現產業集群化。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三章,包含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發展前景預測,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競爭格局分析,2025-2031年中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投資風險預警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