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氣凝膠是指通過溶膠凝膠法,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氣體取代凝膠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種納米級多孔固態材料,具有隔熱性極佳、吸附性好、阻燃性能A級、防水、絕緣性和隔音性良好、綠色環保等優點。在國家對新材料日益重視和碳達峰對節能減碳日趨嚴格的大背景下,氣凝膠作為一種新型環保材料,其下游產品應用范圍日益拓展,疊加國家政策對產業發展支持力度日益增強,我國氣凝膠行業迎來廣袤發展機遇,產業規模呈現加速擴容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氣凝膠行業市場規模已由2015年的3.3億元增長達到60億元以上。
相關上市企業:華陽新材(600281);晨光新材(605399);江瀚新材(603281);泛亞微透(688386);宏柏新材(605366);錦富技術(300128);興發集團(600141);沃爾核材(002130);魯陽節能(002088);普利特(002324);金銀河(300619);金三江(301059)等
相關企業:安華新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納諾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埃力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潤資(重慶)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弘大科技(北京)股份公司;愛彼愛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鞏義市泛銳熠輝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巖谷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安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產業鏈;氣凝膠成本;政策;氣凝膠市場規模;氣凝膠產品產銷規模;重點企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氣凝膠是指通過溶膠凝膠法,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氣體取代凝膠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種納米級多孔固態材料,具有隔熱性極佳、吸附性好、阻燃性能A級、防水、絕緣性和隔音性良好、綠色環保等優點。從產品分類看,氣凝膠可以按主要成分分為硅系、碳系、硫系、金屬氧化物系和金屬系等,也可以分為單組分氣凝膠(如二氧化硅氣凝膠、氧化鋁氣凝膠等)和多組分氣凝膠(二氧化硅/氧化肽氣凝膠、有機/無機復合氣凝膠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氣凝膠具有各自特點,在不同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此外,氣凝膠還可分為硅氣凝膠等無機氣凝膠,RF氣凝膠等有機氣凝膠,以及綜合了無機氣凝膠以及有機氣凝膠優點的無機一有機復合氣凝膠。
氣凝膠最早由美國科學工作者Kistler在1931年通過超臨界干燥技術制得,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國外才開始將其產業化。我國氣凝膠行業起步相對較晚,2004年才開始氣凝膠產業化應用研究。但其發展迅速,2012年實現規模化生產,到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氣凝膠生產國和消費國,國內氣凝膠行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從產業鏈結構看,氣凝膠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供應環節,主要包括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等有機硅源,以及水玻璃、四氯化硅等無機硅源。產業鏈中游為氣凝膠材料及制品生產制造環節,代表廠商有江瀚新材、晨光新材、中凝科技等。產業鏈下游為氣凝膠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油氣開發、新能源汽車、建筑隔熱、工業隔熱、航天航天、軌道交通等行業。
從氣凝膠生產成本看,氣凝膠因其性能優異,產品生產和原料成本均比傳統材料高,成為其使用受限的一大原因。數據顯示,氣凝膠生產原材料成本占其生產總成本的48%,其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成本占比約為44%。具體來看,氣凝膠的生產成本主要集中在硅源(原料)、設備折舊(干燥)及能耗(干燥)方面。因此,氣凝膠主要從干燥成本和原料成本著手減少成本。
二、產業現狀
具體來看,近年來,我國相繼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均為氣凝膠產品研發應用提供支持,持續我國氣凝膠行業發展注入動力。例如,2021年9月,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布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推動氣凝膠等新型材料研發應用;2024年12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重點開展超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金屬有機氫化物、金屬基單原子合金催化材料、量子點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標準制修訂。
在國家對新材料日益重視和碳達峰對節能減碳日趨嚴格的大背景下,氣凝膠作為一種新型環保材料,其下游產品應用范圍日益拓展,疊加國家政策對產業發展支持力度日益增強,我國氣凝膠行業迎來廣袤發展機遇,產業規模呈現加速擴容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氣凝膠行業市場規模已由2015年的3.3億元增長達到60億元以上。不過,與傳統保溫材料相比,氣凝膠價格相對高,在油氣項目、建筑保溫、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滲透率還比較低,例如,2022年我國氣凝膠在建筑保溫領域的滲透率不足1%,這意味,我國氣凝膠行業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氣凝膠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
三、細分市場
近年來,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推動下,我國氣凝膠產品消費量快速上升。從細分市場看,目前我國氣凝膠行業產品主要分為氣凝膠材料和氣凝膠制品兩類,其中,氣凝膠材料生產難度低于氣凝膠制品,因此氣凝膠材料占據更多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國內氣凝膠材料市場規模占據全國氣凝膠市場的58%,氣凝膠制品市占比為42%。
從氣凝膠材料市場看,近年隨著國內企業氣凝膠制備技術發展,國產產品競爭力提升,疊加下游市場消費需求日益增長,國內氣凝膠材料產銷規模均呈現不斷擴大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氣凝膠材料產量已從2017年的5.2萬噸增長至19.5萬噸;市場消費規模已從從2017年的5.3萬噸增長至18.8萬噸。
從氣凝膠制品市場看,目前我國氣凝膠制品市場主要產品包括有氣凝膠絕熱氈、絕熱板、絕熱粉體和絕熱采光板等,在市場及政策驅動下,2024年,我國氣凝膠制品行業產量已由2017年的6.5萬噸增長至25.8萬噸;氣凝膠制品市場消費量已由2017年的8.7萬噸增長至27.8萬噸。
四、企業格局
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基于氣凝膠產品巨大的市場空間,多家企業入局氣凝膠行業,推動行業產能加速擴充,擴建項目穩步提升。目前,國內氣凝膠行業現有產能較大的公司有金納科技、華陸新材、納諾科技、中凝科技、埃力生等。此外,宏柏新材、晨光新材、泛亞微透、江瀚新材等公司新進入氣凝膠行業,大手筆投資多個氣凝膠項目。隨著氣凝膠行業產能的擴張,未來我國氣凝膠行業產能有望實現大幅提升。
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5年,2020年10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股票簡稱“泛亞微透”。泛亞微透是一家專注于產品研發和技術革新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ePTFE微透產品、CMD及氣體管理產品、SiO2氣凝膠等核心業務產品;同時還擁有擋水膜、密封件、吸隔聲等傳統業務產品,目前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汽車、新能源、消費電子、航天軍工、生物制藥等領域。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泛亞微透營業收入為3.52億元,同比增長22.09%。
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2017年12月整體改制成為一家中外合資的現代化股份制企業,并于2020年8月1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簡稱“宏柏新材”。宏柏新材主要從事功能性硅烷、納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硅烷偶聯劑等功能性硅烷及氣相白炭黑。近年來,宏柏新材充分發揮創新研發優勢,持續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正加快新型有機硅項目、特種有機硅項目、硅基新材料綠色循環產業鏈項目、氣凝膠等已建項目的產能釋放速度,充分挖掘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宏柏新材營業收入為10.65億元,同比增長3.73%。
五、發展趨勢
1、下游應用市場將持續帶動氣凝膠需求增長
我國氣凝膠下游中占比最高的油氣項目中,氣凝膠主要作為能源基礎設施的外保溫材料和天然氣管道的保溫材料,能節約空間、提高約30%施工效率、節約能源和維護成本。在國內大煉化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氣凝膠的市場需求將迎來增長空間。在交通方面,由于氣凝膠更輕、阻燃性能好,可以有效解決電池熱失控問題。據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2022氣凝膠行業研究報告》,在新能源汽車蓄電池芯模組中采用氣凝膠阻燃材料,可將電池包高溫耐受能力提高至800℃以上。隨著新能源車市場高速發展,氣凝膠需求量有望持續提升。此外,氣凝膠在建筑建材、服裝等方面也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工藝進步加速推動氣凝膠成本下降
與傳統保溫材料相比,氣凝膠的主要缺點在于生產成本高。技術方面,目前我國常壓干燥工藝逐步成熟,正在逐步取代成本較高、周期較長的超臨界制備工藝,制造成本可降低至超臨界工藝的1/20。此外,常壓工藝可使用成本較為低廉的無機硅源,進一步優化成本。原料供給方面,氣凝膠的主要原料是正硅酸乙酯,而四氯氫硅為正硅酸乙酯的原材料。目前,我國多晶硅產能持續擴張,而每生產1千克多晶硅將副產10-15千克四氯化硅。氣凝膠原料供給持續增長,材料成本中樞有望降低。隨著生產成本的降低,氣凝膠將在更多領域得以利用,市場規模將有望擴張。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氣凝膠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氣凝膠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氣凝膠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氣凝膠產業前景預測,影響企業生產與經營的關鍵趨勢,2025-2031年氣凝膠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