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2023年,我國二手電商交易規模已從2015年的45.9億元增長至5486.5億元,較2022年增長14.25%;全國二手電商滲透率已從2014年的1.2%提升至35.68%。這一數據表明二手電商市場在過去八年內持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主要原因在于,隨著消費者對實用性和性價比的重視,以及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二手電商市場逐漸成為了消費者的重要選擇之一,國內二手電商滲透率不斷提升。
關鍵詞:產業鏈;二手電商市場交易規模;二手電商用戶規模;競爭梯隊;萬物新生;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二手電商區別于一手電商,是為“非第一次轉手的交易行為”提供的線上交易平臺。二手交易的實質是通過商品的二次流通獲取商品的閑置經濟價值,從而實現商品價值利用率的最大化。從交易方式看,二手電商平臺一般包括二手買賣、二手置換、二手回收和二手捐贈。從產品品類看,二手電商平臺涵蓋電子產品、書籍、日用百貨等幾乎所有消費品類。
從商業模式看,目前二手交易方式包括B2C、C2B、B2B、C2C和C2B2C五種。其中,二手電商平臺以C2C、C2B2C或兩者結合的模式為主,線下二手平臺以B2C為主。C2C模式中平臺作為信息與交易的載體,個人賣家向個人買出售商品完成交易。采用C2C商業模式的大多是綜合型平臺,一般不參與用戶之間交易流程,也不提供商品的質檢和物流等服務,主要是為買賣雙方提供易平臺,保障交易順利進行。
典型平臺包括:綜合二手電商閑魚、趣享物等。C2B2C模式是指企業通過平臺從個人賣家處回收商品,經過鑒定、處理再加工后向個人買家進行二次銷售,對交易提供信用保障,同時承擔商品的售后服務。典型平臺包括:綜合二手電商閑魚、轉轉,二手奢侈品電商胖虎,二手時尚電商紅布林,二手3C電商拍拍等。B2C模式下,二手從用戶手中收購閑置物品,將商品進行一定處理后加價轉賣給C端買家,此類模式下貨源相對不透明。典型平臺包括:二手3C電商平臺采貨俠、拍機堂等。
C2C模式下,二手電商是為買賣雙方提供商品交易和信用保障的平臺,平臺屬于輕資產模式,比較適用于非標產品的轉讓。C端賣家在平臺上發布商品信息,平臺負責宣傳、撮合買賣雙方的交易。買賣雙方關于商品價格、品質、售后等達成一致后,C端買家向平臺支付貨款,賣家自行郵寄商品,商品款項由平臺代為保管;買家確認收貨后,商品貨款由平臺轉向賣家,平臺在此過程中收取傭金或手續費。C2C模式中,買賣雙方直接進行協商交易,交易相對靈活;雖然平臺對買賣雙方交易過程提供一定的信用保障,但商品質量保障仍由賣家負責,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問題,C2C平臺往往強調社交屬性,通過強化買賣雙方的溝通交流降低消費者的不信任感,通常適用于小眾商品、服飾及書籍等非標產品的買賣。
C2B2C模式下,作為承接交易的二手電商平臺提供附加服務,從而解決商品質量問題。相較于一手電商,二手電商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加嚴重,從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只有賣家知道二手商品的真實質量,買家在只知道二手商品有限信息的情況下,會傾向于選擇更低報價的賣家,因為擁有次品(價值低于價格)的賣家會更急于將商品脫手,于是商品的報價不斷降低,從而導致優質賣家不斷出局,劣等賣家不斷入場,消費者對賣家的信任隨之下降,最終致使整個市場萎靡。
二手電商行業產業鏈上游為手機、相機、箱包、書等各類二手產品的來源及供應環節,市場參與者包括二手商品供貨商及個人消費者。其中,個人消費者是二手商品的主要供應者,即將其手中因不再需要或希望升級手中的商品出售給二手電商平臺或直接在平臺上進行交易的二手電商用戶;二手商品供應商則在二手電商平臺為平臺用戶提供從消費者手中回收產品的貨物供應商。產業鏈中游為二手商品的回收交易環節,市場參與者主要為各類二手電商平臺,如孔夫子舊書網、轉轉、閑魚等。產業鏈下游則是二手電商交易需求方,包括對價格敏感或對特定功能有需求的二手商品個人消費者,同時也包括平臺上專門從個人手中回收二手商品作為庫存或進行再加工后出售的商戶買家。
2002年孔夫子舊書網正式上線,我國以線上成交、線下交易的二手產品交易模式開始發展,標志著國內二手電商行業進入探索發展期。2014年淘寶二手改名閑魚APP正式上線;2015年,58同城二手宣布升級為轉轉APP正式線上,且同年紅布林、找靚機等垂直二手電商也相繼成立,我國二手電商行業邁入龍頭誕生期,市場正式進入啟動發展階段。
2018-2020年期間,由于行業虛假偽劣、信息不對稱等經營痛點開始不斷突顯,市場出現資本趨冷態勢,二手電商行業面臨規范問題、經濟周期和融資環境的挑戰,二手電商平臺面臨拓展業務邊界與轉型升級的壓力,產業整體進入冷靜發展階段。2021年,隨著《“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鼓勵、支持“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二手電商交易模式正式初步得到政府層面認證,疊加隨后其他支持、規范二手電商行業發展的系列政策也先后發布,國內二手電商平臺開始加速往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升級,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國內二手電商賽道發展迅速成熟,萬物新生(愛回收)等二手電商平臺相繼傳出IPO消息。
二、產業現狀
閑置經濟指用戶在二手市場進行交易,置換閑置物品,延長商品在有限生命周期內的使用價值,從而將商品使用效率發揮到最大的行為。隨著閑置經濟崛起,國內二手電商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統計,2023年,我國二手電商交易規模已從2015年的45.9億元增長至5486.5億元,較2022年增長14.25%。這一數據表明二手電商市場在過去八年內持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主要原因在于,隨著消費者對實用性和性價比的重視,以及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二手電商市場逐漸成為了消費者的重要選擇之一,國內二手電商滲透率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二手電商滲透率已從2014年的1.2%提升至35.68%。
二手交易可以實現商品剩余價值再創造,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二手商品仍具有一定可使用價值,運用二手電商高效率的優勢進行二手交易可以更好地發揮閑置商品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而控制資源的消耗和浪費,符合循環經濟的發展要求,因此近年來國內二手電商平臺交易用戶越來越多,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2023年,我國二手電商用戶規模已增長至5.8億人,同比增長25.26%。國內二手電商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于環保、節約和性價比的重視,以及對于多樣化、個性化商品需求的增加,同時也說明了近年來國內二手電商平臺在優化用戶體驗、提升服務質量、加強社交屬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從而吸引了更多的用戶加入。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二手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三、競爭格局
按照企業規模大小,我國二手電商行業可大致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為全國首家二手電商賽道上市公司萬物新生;第二梯隊企業估值超過200億人民幣,代表公司有閑魚、轉轉等;第三梯隊企業估值在20-200億人民幣之間,代表企業有享物說、回收寶、紅布林、胖虎等;第四梯隊企業估值在20億人民幣以下,代筆企業有找靚機、花粉兒、只二、心上、孔夫子舊書網、閱鄰等。
萬物新生成立于2011年,定位為“互聯網+環保”類型的循環經濟企業,致力于打造ESG(即“環境、社會和治理”)樣本企業,是我國二手電商賽道首家上市公司,于2021年正式在紐交所上市掛牌。目前萬物新生已經形成了C2B+B2B+B2C的完整產業鏈閉環,集團旗下包含了4大業務線,分別為C2B業務愛回收、B2B業務拍機堂、B2C業務拍拍、海外業務AHS Device。隨著二手電商市場發展,二手商品的非標屬性逐漸使得其定價問題已成為持續限制行業發展的痛點之一,而成熟且高效的流轉網絡以及標準化的定價體系則成為有望解決這一痛點的有效手段。為此,萬物新生創建了38項質檢標準和36個質量等級,同時基于交易大數據進行精確定價,率先打破市場以往偏主觀的服務方式。同時,萬物新生開始長期布局智能化和規模化,研發自動化質檢技術并設立多個區域大小倉和城市運營中心,通過規模優勢的持續提升,不斷改善產品回收后的流轉效率,這也體現在其履約費用率和經調整經營利潤層面的持續改善趨勢上。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萬物新生業務經營總收入達74.3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7.44%。
四、發展趨勢
隨著居民消費觀念的進一步轉變和電商平臺的不斷發展,二手電商行業的交易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未來,二手電商行業將更加注重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提高交易透明度和信任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交易體驗。技術創新也將成為推動二手電商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優化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二手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二手電商典型企業/平臺分析,2020-2024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投融資狀況分析,對2025-2031年二手電商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