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伴隨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滲透和用眼場景的增多,視力問題逐漸低齡化,也使得視力問題人口基數逐步擴大。同時,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對鏡片產品的功能性需求不同,尤其是隨著網絡的普及,眼鏡行業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推進了我國多層次視覺健康、時尚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進而推動我國眼鏡行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我國眼鏡行業零售市場規模為913億元,同比增長14.84%。未來伴隨眼鏡品牌戰略布局的品牌打造、自營門店建設、服務升級等趨勢,國內眼鏡市場規模增速將持續樂觀。
關鍵詞:眼鏡、眼鏡產業鏈、眼鏡發展現狀、眼鏡產業布局、眼鏡競爭格局、眼鏡發展趨勢
一、眼鏡行業概述
眼鏡(glasses)是由鏡片和鏡架組合起來的,用來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的用品。眼鏡從鏡片的功能上講,它可以調節進入眼睛的光量,用于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斜視或者弱視等,以及保護眼睛安全和臨床治療眼病的作用。根據具體用途可將眼鏡分為視力矯正眼鏡、太陽眼鏡、單片眼鏡、變色眼鏡、隱形眼鏡、護目鏡、電視眼鏡等。其中矯正眼鏡還可分為近視眼鏡、遠視眼鏡、老花鏡及散光眼鏡;護目鏡可分為?焊接護目鏡、?防塵護目鏡、?防沖擊護目鏡、醫用護目鏡以及運動護目鏡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眼鏡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二、眼鏡產業鏈
眼鏡產業鏈上游包括鏡框、鏡架、鼻托等部件生產所需原材料和輔料,以及眼鏡生產設備,包括水晶、玻璃、樹脂、PC材料、鈦金屬、不銹鋼、合金、硅膠以及切割機、打磨機、焊接機、拋光機、涂膜機等。從鏡片材料演變來看.經歷天然材料、無機材料到有機材料的發展階段.樹脂鏡片因其質量輕、價格低而成為主流。中游為眼鏡制造廠商,包含鏡片及鏡框制造及組裝。目前,高折射率鏡片的樹脂單體等原材料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韓國等少數國家手中,國內眼鏡供應商多專注于低折射率樹脂單體的研發及生產。下游主要由代理商、經銷商和鏡片零售商組成,其中零售商包括連鎖眼鏡零售商、眼鏡零售門店、電商平臺、民營眼科醫院以及綜合醫院附屬的配鏡中心等。
三、中國眼鏡行業發展現狀
目前,眼鏡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伴侶。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運動還是休閑娛樂中,眼鏡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我們的生活品質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伴隨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滲透和用眼場景的增多,視力問題逐漸低齡化,也使得視力問題人口基數逐步擴大。同時,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對鏡片產品的功能性需求不同,尤其是隨著網絡的普及,眼鏡行業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推進了我國多層次視覺健康、時尚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進而推動我國眼鏡行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我國眼鏡行業零售市場規模為913億元,同比增長14.84%。未來伴隨眼鏡品牌戰略布局的品牌打造、自營門店建設、服務升級等趨勢,國內眼鏡市場規模增速將持續樂觀。
中國是眼鏡生產大國的同時也是眼鏡市場出口大國,近年來,隨著我國大部分眼鏡產品原材料及眼鏡產品自主供給加深,我國眼鏡產品及相關零部件進口整體呈現下降態勢,而出口遠大于進口。2024年以來,中國眼鏡行業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持續深化轉型升級,努力克服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結構調整持續深化帶來的困難挑戰,上半年經濟運行態勢總體向好。2024年上半年,在供應鏈有序穩定運行、國內外市場需求恢復等因素支撐下,全國500余家規模以上眼鏡企業成鏡產量同比實現正增長,產品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進出口總額為47.26億美元,同比上漲5.92%。其中,進口額為7.86億美元,同比上漲6.19%;出口額約39.41億美元,同比上漲5.87%。
四、中國眼鏡產業分布及競爭格局分析
從流通鏈環節上看,中國眼鏡行業的大部分產品原材料及眼鏡產品已能夠實現自主供給,企業多處于價值鏈的中間生產環節,區域性鏡片企業數量多且規模小,以從事代工業務為主。當前,中國存在多個眼鏡生產基地與集散中心,其中江蘇丹陽、廣東深圳、福建廈門、浙江溫州是我國四大眼鏡生產基地。其中,丹陽是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眼鏡片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眼鏡之都”,擁有1600多家眼鏡相關企業,5萬多名從業者,鏡片年產量為4億多副,占全國鏡片生產總量的75%、全球總量的50%?。深圳橫崗是全球最大中高端眼鏡生產基地,擁有600多家生產類型企業和400多家零售店,產品主要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福建廈門同安區具有“中國太陽鏡生產基地”的稱號,中高端太陽鏡產品占國內市場8成以上。同時,隨著產業轉移浪潮的推進,我國以廣東為代表的一批東南沿海眼鏡生產企業開始向內陸遷移,在四川、重慶、湖南、江西、河南等內陸地區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促進行業集中發展。
隨著眼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國內外大量企業進入中國眼鏡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中以依視路、蔡司、Lotos、Valeant等為代表的外資眼鏡企業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其大多具備領先技術優勢,品牌溢價較高,從而占據中國眼鏡高端市場。而萬新光學、明月鏡片、新天鴻光學等國產主流品牌則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在退出過度競爭的低端低價市場的同時深耕中端價格帶。此外,我國還興起木九十、LOHO等快時尚眼鏡店,依托個性化定制服務以及時尚元素迅速打通全國銷售網絡,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
五、中國眼鏡行業發展趨勢研判
1、功能性眼鏡成為市場主流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消費者們對眼鏡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眼鏡市場根據消費者們的不同種類需求,涌現出了諸如針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群體的數碼型眼鏡、針對學生群體近視管理的青控眼鏡、針對光敏感群體的變色眼鏡以及針對中老年人群體的老視漸進眼鏡等類型的功能性眼鏡,對全人群眼健康管理提供個性化眼鏡產品。未來,隨著AI、數據庫、VR等技術日益成熟,產業融合持續提速,我國眼鏡將有望跳出現有發展瓶頸,實現更為智能、便攜的眼鏡產品進入市場。
2、本土企業全方位提升品牌影響力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眼鏡廠商及零售商注重產品的產出以及銷售渠道的建設,對品牌建設的投入相對較少,尚未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未來,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本土企業將積極進行品牌推廣活動,豐富產品矩陣,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同時,企業將邀請知名明星代言以提高品牌知名度,通過跨界IP聯名等方式深度挖掘潛在客戶,加強用戶粘性,以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3、銷售渠道多元化
近年來,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各大眼鏡廠商及零售商逐步建立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為延續市場消費熱情,未來,我國眼鏡企業將持續完善線上渠道各平臺的布局,以內容營銷疊加團購券銷售為主要抓手,連接消費者與商戶的“本地生活服務”正快速崛起。同時,本土品牌還將逐步建立起“虛擬試戴”、“一鍵搭配”等配套服務,以應對碎片化和場景化消費行為,拉近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眼鏡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眼鏡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眼鏡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