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新媒體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模式應運而生,逐漸成為中國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推動力量。預計2024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10548.0億元增長到18317億元,其中,網絡游戲市場規模占22.62%;互聯網廣告占46.53%;廣播電視新媒體業務占8.20%。
關鍵詞:新媒體市場規模、新媒體市場競爭格局、新媒體行業發展前景
一、新媒體行業定義及分類
媒體是傳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來傳遞信息與獲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載體、中介物或技術手段,也指傳送文字、聲音等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媒體按照形式劃分,可分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大類。相對于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等傳統媒體。
新媒體,是依托新的技術支撐體系出現的媒體形態。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絡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二、新媒體行業發展現狀
在第三產業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模式應運而生,其影響力日益擴大,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掀起了革命性的浪潮,逐漸成為中國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推動力量。新媒體行業開始利用新技術,如內容標準化、內容付費、內容定制化、數字廣告技術,來創造新的價值。作為擁有最大互聯網用戶群體的市場,中國新媒體市場發展規模越來越大,2021年,新媒體行業企業數量首次超過4000家,2023年中國新媒體行業企業數量達到4723家。
伴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信息傳播的手段也隨之變化,新媒體產業也正在成為21世紀全球最具有商業價值和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2020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379.3億元增長到10548.0億元,預計2024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10548.0億元增長到18317億元。
從細分領域來看,預計2024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4144.1億元,占22.62%;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8522.3億元,占46.53%;廣播電視新媒體業務1501.4億元,占8.20%;其他規模4149.2億元,占22.65%。
中國新媒體平臺用戶規模持續攀升,全網滲透率接近90%,從流量驅動邁入內容驅動。數據顯示,2023年9月,五大新媒體平臺去重活躍用戶規模10.88億人,全網滲透率達88.9%。
(注:五大新媒體平臺包括抖音、微博、快手、嗶哩嗶哩、小紅書)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三、新媒體行業產業鏈
1、新媒體行業產業鏈結構
新媒體行業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涉及到內容的創作、策劃以及技術的研發和支持;下游主要涉及到內容的傳播、消費以及衍生產業的發展。新媒體產業鏈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產業生態系統,各環節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產業的不斷升級,新媒體產業鏈也將不斷發展和完善。
2、新媒體行業產業鏈上游-數字出版
新媒體是數字出版的渠道與平臺,如同紙媒的發行渠道,數字出版是新媒體的重要內容源,是新媒體存在的基礎。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字出版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據統計,2022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3586.99億元,同比增長6.46%。預計2024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7500億元。
3、新媒體行業產業鏈下游-廣告營銷
新媒體和廣告的關系是相互促進和互利共贏的。新媒體平臺為廣告主提供了更廣闊的傳播渠道和更多的用戶參與,提升了廣告的傳播效果和個性化定制能力。而廣告的投入和合作也為新媒體平臺提供了資金支持、內容品質提升和技術創新的動力。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廣告行業呈現出多元化、創新化和智能化的特點,尤其在人工智能(AI)技術的應用方面。2023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經歷2022年的結構化調整與資源優化配置后,再次呈現出增長態勢,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增長至5732億元,較2022年增長12.66%。
從媒體平臺類型收入結構看,電商平臺廣告收入規模達2070.06億元,占據互聯網廣告市場的36.11%,位居頭把交椅;視頻平臺廣告收入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互聯網廣告主投放的第二大渠道類型,占25%,電商與視頻廣告收入合計超過互聯網廣告收入的61%。
四、新媒體行業發展歷程
在發展過程中,中國新媒體行業經歷了早期階段、蓬勃發展階、移動互聯網時代、新技術驅動階段共四個階段,行業從傳統門戶網站到社交媒體、移動互聯網、短視頻、直播等多個階段,行業格局不斷演變,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涌現,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五、新媒體行業競爭格局
1、主要競爭平臺
新媒體平臺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目前主要的競爭平臺有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等。這些平臺爭奪用戶時間和資源,通過創新動能、內容優化、電戶體驗等方面來吸引用戶。
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間,抖音、快手、嗶哩嗶哩、小紅書4個平臺均實現不同程度的規模增長。2023年9月,抖音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長至7.43億人;快手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長至4.57億人; 嗶哩嗶哩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長至2.1億人小紅書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長至1.99億人,其中,小紅書用戶規模增長最快。
2、代表平臺-微博
微博所屬公司全稱為“新浪微博”,是由中國大陸的互聯網公司新浪公司于2009年4月14日推出的社交媒體平臺。微博(Weibo)是一種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實現即時分享。
據企業公告顯示,2021年,微博營業收入達到22.57億元的峰值,凈利潤為4.12億元,僅次于2019年的4.93億元;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出現小幅度下降,營業收入分別為18.36億元、17.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98億元、3.57億元。
六、新媒體行業發展趨勢
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的發展與興起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包括社交媒體、自媒體、短視頻等等,它們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交流互動的主要渠道。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平臺的多樣化,使得人們發布和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不再像傳統媒體那樣進行自上而下的傳輸,也不再僅限于之前的“雙微一抖”(微信、微博、抖音)的模式,體現了新媒體多元化的特點。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十七章,包含2025-2031年新媒體行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新媒體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