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在政策利好、核心技術升級等因素推動下,2015年以來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規模實現快速增長,2022年行業規模達到1.49萬元。受益于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需求持續釋放、金融科技行業的關鍵技術優化升級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在接下來的五年有望進一步增長。
關鍵詞:金融科技行業政策、金融科技行業產業鏈、金融科技投融資、金融科技市場規模、金融科技競爭格局、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一、金融科技行業概述
金融科技英譯為Fintech,是Financial Technology的縮寫,可以簡單理解成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指通過利用各類科技手段創新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
金融科技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核心驅動金融行業創新發展,包括業務模式、產品應用、服務流程等創新,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優質化的金融產品服務。金融科技旨在為持牌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等提供技術服務,挖掘高價值的產品服務模式,促進金融業務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相關政策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將科技金融列在“五篇大文章”首位,充分彰顯金融在服務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為響應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號召,各地各部門也相繼出臺支持科技金融相關政策。11月央行、科技部、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四部門聯合召開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明確各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兩個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政策體系。
三、金融科技行業產業鏈
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產業鏈由上游參與者資源提供商,中游參與者金融科技服務商,下游主體B端機構與C端消費者組成。上游主體包括數據服務提供商、硬件設備提供商、軟件服務提供商等,為中游金融科技服務商提供數據資源、技術研發基礎設施等產品和服務。其中硬件設備軟件服務主要依賴于海外品牌廠,而數據服務主要來源于中國互聯網服務平臺(包括京東、淘寶網、美團大眾、攜程、微信、蘇寧易購、天虹等)。下游主體互聯網金融機構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四、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金融科技的發展與全球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和科技產業進展密切相關。受全球經濟預期弱勢、美聯儲加息縮表、科技行業增長放緩等多種因素疊加的影響,全球金融科技產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尤其在金融科技企業群體中表現更為明顯。一方面,全球金融科技投資規模持續下滑,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融資表現普遍較差。2022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總額為770億美元,較2021年下降45%,2023年上半年金融科技投融資總額為229億美元,同比下降57%,投融資交易數為1922筆,同比下降41%,半年度投融資水平已降為自2017年以來的最低點。各階段金融科技企業的融資規模,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3年上半年種子輪融資規模下降12%,創業初期融資規模下降14%,成長期和成熟期創業公司的融資規模分別下降43%和66%。
在政策利好、核心技術升級等因素推動下,2015年以來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規模實現快速增長,2022年行業規模達到1.49萬元。受益于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需求持續釋放、金融科技行業的關鍵技術優化升級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在接下來的五年有望進一步增長。細分領域來看,2022年我國信貸領域規模為8470億元;互聯網保險領域規模為4723億元;支付領域規模為1250億元;互聯網理財領域規模為323億元;互聯網券商領域規模為100億元。
五、中國金融科技行業領先企業
目前金融科技行業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在金融業趨嚴和市場因素的影響下,金融科技的渠道發展生巨大的變化。流量不再是金融科技追逐的焦點,反而大數據、核心技術、場景應用等等成為了金融科技行業的競爭能力。從目前金融科技發展的現狀來看,互聯網頭部企業憑借著自身流量優勢,占據著金融科技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整個行業呈現分化的格局,且差距變得越來越大。例如,以BAT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科技行業的時間比較早,布局也比較全面,能夠快速地構建金融科技生態鏈,通過技術輸出的手段具備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較弱,尚未具備較全面的發展潛力。
六、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強化創新能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對于金融業來說,支持科技創新不僅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著力點,也是自身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金融業持續優化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完善科技金融業務模式和生態體系,提升科技金融服務水平,對科創企業的支持顯著增強。
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行業發展,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將“金融服務業-金融科技: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產品研發、應用、服務輸出和安全防護,金融監管、金融風險管理技術開發與應用”列為鼓勵類。2024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共十七條措施,主要從持續深化科技金融組織管理機制建設、形成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扎實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加強組織保障和政策協同等方面,對做好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提出了工作要求。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共十六章,包含中國金融科技重點企業經營中狀況分析,2020-2024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投資分析,2025-2031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