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期貨公司是指依法設立的、接受客戶委托、按照客戶的指令、以自己的名義為客戶進行期貨交易并收取交易手續費的中介組織,其交易結果由客戶承擔。期貨公司是交易者與期貨交易所之間的橋梁。期貨交易者是期貨市場的主體,正是因為期貨交易者具有套期保值或投機盈利的需求,才促進了期貨市場的產生和發展。盡管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直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但是由于期貨交易的高風險性,決定了期貨交易所必須制定嚴格的會員交易制度,非會員不得入場交易,于是就發生了嚴格的會員交易制度與吸引更多交易者、擴大市場規模之間的矛盾。期貨公司的種類主要有經紀商、傭金商、交易顧問、合資經理、介紹經紀、代理經紀、場內經紀。期貨行業發展三十余年,經歷四個不同階段的發展,在初期歷經混亂發展,隨后國家開始整頓、行業開始收縮,千禧年行業迎來新的發展環境,法律法規逐漸健全,行業開始在合規化經營的基礎上穩步創新。弘業期貨、瑞達期貨和南華期貨為我國期貨行業的主要上市企業。
基本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經營情況
從2019年到2022年期間三家期貨企業的資產總額來看,整體均呈現增長趨勢。其中,南華期貨資產總額最高,近四年分別為140.5億、223.14億、300.65億和341.89億;其次是瑞達期貨,資產總額近四年分別為63.88億、113.33億、173.39億和157.19億;弘業期貨資產總額最低,近四年分別為45.11億、63.49億、80.83億和104.84億。
2019-2022年三家企業資產總額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2019年至2022年三家期貨公司的營業收入情況來看,在2019年,弘業期貨的營業收入為6.45億,瑞達期貨為9.51億,南華期貨為95.38億。到2020年,弘業期貨營業收入增至15.61億,瑞達期貨為13.42億,南華期貨為99.15億。到2021年,三家公司的營業收入繼續增長,弘業期貨為16.4億,瑞達期貨為21.28億,南華期貨為105.15億。然而,在2022年,弘業期貨營業收入略微下降至15.28億,瑞達期貨為21.06億,南華期貨則大幅下降至68.23億。
2019-2022年三家企業營業收入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2019年至2022年期間三家期貨公司的凈利率情況來看,在2019年,弘業期貨的凈利率為3.3%,瑞達期貨為12.7%,南華期貨為0.83%。到2020年,弘業期貨的凈利率增至4.25%,瑞達期貨為18.54%,南華期貨為0.93%。到2021年,三家公司的凈利率繼續增長,弘業期貨為4.89%,瑞達期貨為23.67%,南華期貨為2.31%。然而,在2022年,弘業期貨的凈利率大幅下降至0.81%,瑞達期貨為13.96%,南華期貨則進一步上升至3.6%。
2019-2022年三家企業凈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三、業務布局
從近年來瑞達期貨的業務收入情況來看,風險管理業務的收入要高于期貨經濟,且近年來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呈現上升的態勢,而期貨經濟業務收入在2021年實現了增長而在2022年卻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2022年瑞達期貨的風險管理業務收入為13.8億,期貨經紀業務收入為6.39億。
2020-2022年瑞達期貨業務收入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近年來瑞達期貨的業務占比情況來看,其風險管理業務的占比要大于期貨經紀,且風險管理業務占比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而期貨經紀業務占比呈現下降的態勢。2022年,風險管理和期貨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65.55%和30.36%。
2020-2022年瑞達期貨業務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期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從近年來弘業期貨的業務收入情況來看,大宗交易與風險管理業務要大于期貨經紀與資產管理業務,整體而言大宗交易與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呈現上升的態勢,而期貨經紀與資產管理業務呈現下降的態勢。2022年弘業期貨的大宗交易與風險管理業務收入為12.3億,而期貨經紀與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為2.98億。
2020-2022年弘業期貨業務收入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弘業期貨的大宗交易與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占比呈現上升的態勢,而期貨經紀與資產管理業務占比呈現下降的態勢。2022年兩大業務的占比分別為80.49和19.51%。
2020-2022年弘業期貨業務占比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南華期貨近年來的業務收入情況來看,風險管理業務收入要大于期貨經紀,2022年南華期貨的風險管理業務收入為59.91億,期貨經紀業務為5.36億。
2020-2022年南華期貨業務收入情況(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近年來南華期貨的業務占比情況來看,其風險管理業務占比要遠大于期貨經紀,2022年南華期貨的風險管理業務占比為87.8%,而期貨經紀業務為7.85%。
2020-2022年南華期貨業務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四、科研投入
從2022年三家企業的科研投入情況來看,南華期貨為三家企業科研投入水平最高,其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為5.42%,研發投入占比為0.63%。
2022年三家企業科研投入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通過對比三家企業的主要指標,能夠看出南華期貨在營收情況以及科研投入方面較為優秀,而瑞達期貨在盈利能力方面領先,三家企業的業務布局方面較為接近。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期貨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期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期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共十四章 ,包含2025-2031年中國期貨行業投資分析與風險規避,2025-2031年中國期貨行業盈利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