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棉花種植生產情況:播種面積、產量整體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單產逐漸升高
近年來,我國棉花播種面積呈現下滑態勢,從2012年的4359.62千公頃下降到2022年的3000.27千公頃,其中2022年的播種面積較2020年下降了0.92個百分點;由于新疆棉花長勢喜人,其單產逐漸增加,進而促進全國棉花單產的提高,在2022年中國棉花單產呈小幅上升的狀態,為1.99噸/公頃,其產量也從2021年的573.09萬噸增長到2022年的597.7萬噸。
二、重點地區棉花種植生產情況:新疆位居全國首位,其次是山東、河北
我國的新疆棉區主要包括新疆、甘肅地區、河西走廊一帶。由于棉花是一種喜溫喜光、具有無限生長習性的經濟作物,新疆地區憑借優異的日然生長的環境,棉花產量逐漸上升。在2021年,中國新疆棉花產量為512.9萬噸,從各地區生產情況來看,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產量最高,達到了208.32萬噸,阿克蘇地區緊隨其后,其棉花產量為96.74萬噸,其次是喀什地區,棉花產量達到了63.68萬噸。在山東地區,由于棉花品質與新疆棉花相比較低,在生產成本方面也不具備優勢,導致棉花收益偏低,繼而導致山東棉花產量呈下坡趨勢,從各地區來看,菏澤市的棉花產量較高,為4.18萬噸,其次是濟寧市,棉花產量為2.56萬噸。河北省屬于我國三大產棉區的黃河流域棉區之一,在2022年,其產量為13.9萬噸,從河北省各地區分布來看,棉花主要分布在邢臺市、邯鄲市、衡水市等等。
三、發展趨勢:加強棉花多類型生產布局,促進棉花高質量發展
隨著紡織技術進步和市場對棉紡產品品質檔次的提高,棉紡企業對棉纖維原料的長度、細度、成熟度、整齊度等主要指標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由于中國棉花還存在纖維品質單一、多類型棉花品種缺乏、品種選育不足等問題,導致無法滿足紡織企業生產多類型紡織品的需求,為此,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一步細分棉花的種植區域,進行多類型棉花生產布局,以打造不同用途的棉花生產基地,其次,針對棉花纖維一致性差的問題,可以通過篩選區域適應性強的優質棉花品種作為主推品種,實現該品種的集中生產,進而提高棉纖維一致性。加強棉花品種選育,提高棉花生產機械化水平,進而提高棉花的質量。
關鍵詞:棉花種植、產量、播種面積、發展趨勢
一、中國棉花種植生產情況:播種面積、產量整體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單產逐漸升高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大、生產成本低,使棉制品價格比較低廉,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在中國及世界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國已形成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以新疆為主的西北內陸三大棉區,極大的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多方面的需要。但是,近年來,我國棉花播種面積呈現下滑態勢,從2012年的4359.62千公頃下降到2022年的3000.27千公頃,其中2022年的播種面積較2020年下降了0.92個百分點;由于新疆棉花長勢喜人,其單產逐漸增加,進而促進全國棉花單產的提高,在2022年中國棉花單產呈小幅上升的狀態,為1.99噸/公頃,其產量也從2021年的573.09萬噸增長到2022年的597.7萬噸。
中國作為棉產量位居首位的生產大國,其棉花產地分布廣泛,從區域上劃分,主要包括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以新疆為主的西北內陸三大棉區,其中新疆棉區水土光熱資源充足,氣候干旱少雨,種植棉花的條件得天獨厚,對棉花產量的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從2022年中國各地區產量來看,新疆棉花產量排名第一,為539.1萬噸,占全國棉花產量的90%,其次是山東省,位于黃河流域,地勢平坦,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其產量為14.5
萬噸,占全國棉花的產量為2%;排名第三的河北省也位于黃河流域,其產量達到了13.9萬噸,占全國的比重為2%左右。
二、重點地區棉花種植生產情況:新疆位居全國首位,其次是山東、河北
1、新疆地區:地理位置優異,棉花長勢喜人
我國的新疆棉區主要包括新疆、甘肅地區、河西走廊一帶。由于棉花是一種喜溫喜光、具有無限生長習性的經濟作物,新疆地區熱量資源充足、日照時數多、有效積溫高,能夠充分滿足棉花生長所需要的熱和光,除此之外,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棉花干物質積累及經濟產量形成。據統計,在2012-2022年間,中國新疆棉花產量整體呈現不斷增長的狀態,到2021年,中國新疆棉花產量為512.9萬噸,從各地區生產情況來看,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產量最高,達到了208.32萬噸,阿克蘇地區緊隨其后,其棉花產量為96.74萬噸,其次是喀什地區,棉花產量達到了63.68萬噸。
棉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支柱,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之下,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種植面積及產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據統計,在2017年,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產量只有169.48萬噸,到了2021年,其產量達到了208.32萬噸,較2017年增長了38.84萬噸,但是與2020年相比減少5萬噸,下降2.4%,這主要是受種植面積下降的影響。作為中國重要商品棉生產基地的新疆兵團棉花產量雖然略有下降,但其質量顯著提升,平均長度、斷裂比強度、馬克隆值級等棉花六項質量指標全面好于2020年。從各地區棉花產量分布來看,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產區主要分布在石河子市、阿拉爾市、胡楊河市等地區,其產量分別為59.35萬噸、38.29萬噸、31萬噸。
從石河子市及阿拉爾市棉花產量來看,2018至2021年間,石河子市棉花產量整體趨于平緩,在2018年其棉花產量為61.06萬噸,到2021年,石河子的棉花產量為59.35萬噸,整體降幅較小;阿拉爾市棉花產量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從2019年36.34萬噸上升到2020年的38.9萬噸,到2021年,棉花產量有逐漸降低到38.29萬噸,較2020年下降了1.6%。
2、山東地區:產量進入平穩下滑狀態
山東省是傳統棉花產業經濟大省,由于該地地處平原,地勢平坦,適宜棉花生長,但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自2014年之后,山東省棉花產量進入平穩下滑態勢,這主要是因為山東地區棉花品質與新疆棉花相比較低,在生產成本方面也不具備優勢,導致棉花收益偏低,繼而導致山東棉花產量呈下坡趨勢。從各地區來看,菏澤市的棉花產量較高,為4.18萬噸,其次是濟寧市,棉花產量為2.56萬噸。
菏澤市和濟寧市市山東省棉花的主要產區,從其產量情況來看,菏澤市的棉花產量呈現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到2021年菏澤市的棉花產量達到了4.18萬噸,較2020年減少了4.58萬噸,同比下降了52.3%;而濟寧市棉花產量再2017-2021年間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從2017年的5.3萬噸減少到2021年的2.6萬噸,其中,2021年的增長速度較2020年下降29.7個百分點。
3、河北?。河捎诓シN面積逐漸下降,其產量下降趨勢明顯
河北省是我國第三大棉產區,屬于我國三大產棉區的黃河流域棉區之一,由于該地區陽光較為充足,熱量條件較好,土壤肥力及年降水量適中,導致該地區棉花產量較高。據統計,自2012年之后,河北省的棉花播種面積逐漸下降,從2012年的446.67千公頃下降至2022年的116.1千公頃,棉花產量受到極大的影響,從2012年的41.2萬噸下降到2022年的13.9萬噸。從河北省各地區分布來看,棉花主要分布在邢臺市、邯鄲市、衡水市等等,其中邢臺市的棉花產量是河北省占比最大的地區,產量為6.7萬噸,其次,邯鄲市棉花產量為4.1萬噸,排名第二,衡水市棉花產量為3.3萬噸。
邢臺市是河北棉花主產區之一,全國優質棉生產地和全國優質棉專用棉生產地,素有冀南棉海之稱。從邢臺市和邯鄲市棉花產量情況來看,邢臺市棉花產量在2018年下降幅度最大,從2017年的14萬噸降至2018年的9.3萬噸,到2021年邢臺市的棉花產量為6.7萬噸,較2020年下降了22.09個百分點;邯鄲市棉花產量從2017年的7.4萬噸一直下降到2021年的4.1萬噸,其中2021年棉花產量較2020年下降21.15%。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棉花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三、發展趨勢:加強棉花多類型生產布局,促進棉花高質量發展
1、加強多類型棉花生產布局,提高棉花纖維的一致性
隨著紡織技術進步和市場對棉紡產品品質檔次的提高,棉紡企業對棉纖維原料的長度、細度、成熟度、整齊度等主要指標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由于中國棉花還存在纖維一致性較差、品質單一,多類型棉花品種缺乏等問題,導致無法滿足紡織企業生產多類型紡織品的需求,以新疆棉花為例,近年來新疆棉花生產仍然以片面追求規模的擴張和單產的提高為主,棉花生產單位以高產品種選擇為主,忽視品種內在品質, 且在生產管理中輕視棉纖維品質,造成棉纖維一致性差、纖維變粗、長度整齊度下降、馬克隆值增大,可紡性降低,不能滿足棉紡企業的需求。為此,就需要加強多類型棉花生產布局,提高棉花纖維的一致性。首先,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一步細分棉花的種植區域,進行多類型棉花生產布局,以打造不同用途的棉花生產基地,其次,針對棉花纖維一致性差的問題,可以通過篩選區域適應性強的優質棉花品種作為主推品種,實現該品種的集中生產,進而提高棉纖維一致性。
2、加強棉花品種選育,提高棉花的內在品質
近年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種子市場品種雜、亂、多的現象普遍存在,進一步加大棉花種子優選的宣傳引導工作,是提高棉花品質的前提和基礎。由于不同種子內在指標的差異,對皮棉品質一致性有較大影響,為此,可以加強棉花品種市場管理,持續優化棉花品種結構,嚴禁不符合品質區劃要求的品種進入本區域市場,對違反規定的供種企業加大懲罰力度,逐步完善生產與收購、加工掛鉤的可追溯機制和獎勵激勵機制,促進生產者自主選擇適宜本區域的、品質優良的棉花品種。
3、加大科技興棉力度,穩定棉花農田生產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棉花綜合機械化率近年也不斷提升。加大機采棉育種工作,提供高品質機采棉棉種,繼續推進機械化、集約化生產,從播種、化控、采摘等環節采用高效機械化作業,從源頭提高棉花質量。就目前而言,我國棉花的主要產區為新疆、黃河流域以及長江流域,其中新疆棉花產量及播種面積位居首位,由于采用人工采收,成本較高,因此,新疆棉花機械化水平正在逐漸升高。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棉花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棉花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棉花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棉花生產技術與轉基因棉發展分析,中國棉花產業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2025-2031年中國棉花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