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發展背景:政策重點扶持,加速產業發展進程
自動駕駛技術作為汽車行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國家和各級政府對此也非常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助推自動駕駛行業發展。2022年11月工信部印發《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對準入試點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提出了一系列規劃和指導要求,進一步推進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進程。2022年6月,深圳市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作為國內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有力的推動L3級智能網聯汽車在深圳的量產落地,同時也為國內其他城市及國家級法規提供參考。
二、發展現狀:滲透率持續提高,L3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2021年我國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148萬輛,其中L2級別汽車銷量為365.6萬輛,滲透率為18%。預計到2025年我國L2級乘用車滲透率有望達到50%,銷量達到1305.5萬輛,L3級滲透率為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預計2025年L3級乘用車滲透率為4%,未來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全新的自動化駕駛架構下,汽車智能化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傳統汽車行業正面臨著變革與轉型,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市場格局:“十四五”期間加大研發投入,技術突破創新
經緯恒潤在研發投入方面,始終保持著較高的重視,通過不斷的投入研發,推動生產技術和工藝持續革新。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公司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等產品及服務,實現了配套量產,能夠提供從L0-L4不同級別的解決方案,覆蓋感知、決策、執行各個層面,具備全棧式開發能力。
四、發展趨勢:法規體系持續完善,應用范圍持續擴大
2022年6月,深圳市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作為國內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對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十四五”作為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重要階段,行業進程加快,推行有關政策法規,構建完善的自動駕駛管理體系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在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技術相對成熟時,應用場景也會得到擴張,園區環衛、末端配送、廠區物流等應用場景會逐步實現商業化落地。
關鍵詞:自動駕駛發展背景、自動駕駛發展現狀、自動駕駛重點企業、自動駕駛發展趨勢
一、發展背景:政策重點扶持,加速產業發展進程
自動駕駛又稱無人駕駛,是依靠計算機與人工智能技術在沒有人為操縱的情況下,完成完整、安全、有效駕駛的一項前沿科技。近年來,由于汽車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公路交通面臨的擁堵、安全事故等問題越來越嚴重,自動駕駛技術在車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駕駛的協作下,能夠合理的規劃出行路線和時間,從而極大地提高出行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能源消耗。作為汽車產業與人工智能、物聯網、高性能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是當前全球汽車與交通出行領域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2020年3月工信部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將汽車駕駛自動化功能劃分為L0-L5共6個等級,L0-L2屬于輔助駕駛級別,出行時輔助駕駛員開車,現階段國內汽車正處于L2向L3轉變的階段;L3-L5屬于自動駕駛級別,通過車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逐步實現無人駕駛,其中最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為完全自動駕駛,也就是駕駛自動化系統在任何可行駛條件下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接管。
自動駕駛技術作為汽車行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國家和各級政府對此也非常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助推自動駕駛行業發展。2021年12月國務院出臺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到要推動智能計算中心有序發展,面向政務服務、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動駕駛、語言智能等重點新興領域,提供體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務。2022年4月交通運輸部發布《“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推動智能汽車技術、智慧道路技術和車路協同技術融合發展,提升自動駕駛車輛運行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形成自動駕駛技術規模化應用方案。2022年11月工信部印發《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對準入試點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提出了一系列規劃和指導要求,進一步推進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進程。
國家大力扶持行業發展的基礎上,各省市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發布了有關自動駕駛行業的政策。江蘇、上海、湖南、重慶等省市,相繼制定了各自的發展目標和前景規劃,給自動駕駛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有力的推動了行業的發展進程。江蘇省2022年6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指導要求》提出到2025年建成國內領先的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創新鏈,落地一批車路協同應用服務和自動駕駛典型場景,智能網聯汽車駕駛自動化水平進一步提升。2022年8月上海市出臺《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體系,產業規模力爭達到5000億元。
2022年6月,深圳市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在全面貫徹中央戰略部署,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銜接的基礎上,在國內首次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等級、上路行駛等事項作出具體規定,開放了L3以上自動駕駛汽車準入和登記,并對交通違法和責任認定做了具體要求,是國內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將有力的推動L3級智能網聯汽車在深圳的量產落地,同時也為國內其他城市及國家級法規提供參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二、發展現狀:滲透率持續提高,L3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增速逐漸放緩,汽車市場總體趨于飽和,但電氣化、智能化趨勢正沖擊著傳統的汽車產業鏈,汽車智能化趨勢正逐步形成。縱觀全球,2021年全球自動駕駛乘用車以ADAS輔助駕駛系統為主,2021年L2級別滲透率為28.54%,銷量約為1947萬輛,據ICV估算,2025年L2級別乘用車滲透率為53.99%,銷量約4712萬輛,而L3-L5級別的乘用車滲透率為1.36%,銷量有望達到119萬輛。
2021年我國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148萬輛,其中L2級別汽車銷量為365.6萬輛,滲透率為18%。預計到2025年我國L2級乘用車滲透率有望達到50%,銷量達到1305.5萬輛,L3級滲透率為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預計2025年L3級乘用車滲透率為4%,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在全新的自動化駕駛架構下,汽車智能化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傳統汽車行業正面臨著變革與轉型,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自動駕駛共分為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三大系統,感知層通過雷達、傳感器等方式獲取周邊信息,傳輸到決策層進行處理,最后傳導到執行層執行相對應的指令,三大系統相輔相成。激光雷達作為感知層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對于汽車獲取周邊信息的作用極大。除開基本的部件外,汽車芯片同樣影響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汽車芯片的運用,可以幫助汽車做出合理的決策和系統的規劃,提高出行效率。
激光雷達是激光技術與現代光電探測技術結合的先進探測方式,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信息處理等部分組成。由于其制作門檻高,生產難度大,因此現階段并未大范圍推廣應用,2021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平均單價為6500元,L3級出貨量僅18萬顆左右。隨著激光雷達技術的不斷攻克,以及自動駕駛行業的持續發展,對于激光雷達的應用需求也會持續增加,預計到2025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的平均單價為2475元,L3級車載激光雷達出貨量達124.6萬顆,L4-L5級車載激光雷達出貨量有望達到294.3萬顆。
汽車芯片作為自動駕駛行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汽車芯片行業的發展對自動駕駛同樣至關重要。2020年以來,受到汽車芯片供需失衡影響,全球芯片緊缺,需求遠大于供給,為了盡快解決這一狀況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家相繼發布各項政策和措施,扶持行業發展,汽車芯片行業發展前景持續向好,大量資本開始進入行業。目前國內汽車芯片研發領先的公司有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地平線是智能駕駛計算方案的供應商,致力于推動智能駕駛在中國乘用車領域商業化應用,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車規級AI芯片大規模前裝量產的企業。2021年以來,獲得多筆融資,投資金額分別來自于國投招商、中金資本、眾為資本等企業。黑芝麻智能是行業領先的車規級自動駕駛AI計算芯片和平臺研發企業,黑芝麻智能經過多輪融資,實現了產品及技術的持續突破。2021年9月和2022年8月黑芝麻智能分別進行了C輪和C+輪融資,融資金額超5億美元,投資企業主要有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武岳峰科創等企業。
三、市場格局:“十四五”期間加大研發投入,技術突破創新
自動駕駛作為我國“十四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目前我國自動駕駛行業領先企業有均勝電子、經緯恒潤等上市企業,公司的發展對行業有著引領和示范作用。均勝電子的主營業務為汽車安全系統、汽車電子系統(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能源電控),2022年上半年公司來自汽車安全系統、汽車電子系統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2.22億元、65.89億元,毛利率為10.94%。由于近年來均勝電子大量并購其他企業,2019年以來,均勝電子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均呈現出下跌的趨勢。經緯恒潤成立于2003年,今年4月于科創板上市,近年來經緯恒潤總體營收保持正比例的增長,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7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了21.24%。毛利率保持較高的水平,但總體呈現出下滑的趨勢,2022年上半年經緯恒潤的毛利率為29.27%。
從研發費用來看,2018年以來,均勝電子投入研發的費用持續減少,經緯恒潤研發費用穩步增長。2022年上半年均勝電子投入研發費用共計10.64億元,占總營業成本的4.57%;經緯恒潤的研發投入為2.79億元,占總營業成本的16.86%。經緯恒潤在研發投入方面,始終保持著高度重視,通過不斷的投入研發,推動生產技術和工藝持續革新,推動自動駕駛行業穩步發展。
2022年上半年,兩家企業在自動駕駛行業取得了新的突破。均勝電子在今年上半年累計新獲訂單合計約650億元,涉及新能源汽車訂單超過370億元,并正在投資建設均勝安全合肥新產業基地,預計基地建設全部完成后將產生較高的產能和經濟效益。經緯恒潤在此期間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公司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等產品及服務,實現了配套量產,能夠提供從L0-L4不同級別的解決方案,覆蓋感知、決策、執行各個層面,具備全棧式開發能力。
四、發展趨勢:法規體系持續完善,應用范圍持續擴大
1、政策法規逐漸落地,構建完善的自動駕駛管理體系
2022年6月,深圳市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國內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對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隨著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也暴露了很多問題,法規的發布和推行,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登記、上路行駛、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以及最重要的事故權責認定等事項作出了明確的具體規定,進一步規范了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現狀。“十四五”作為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重要階段,行業進程加快,自動駕駛車輛也會持續增多,推行有關政策法規,構建完善的自動駕駛管理體系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2、滲透率穩步提高,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落地加快
隨著行業的進程持續加快,自動化駕駛各級別的滲透率也在穩步提高,在2020年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一文中提到,到2025年L2、L3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比例超過50%,L4級智能網聯汽車開始進入市場。自動駕駛汽車數量持續增加,加上汽車配件成本持續降低,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也會持續提高。行業的高速發展,會加速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落地進程。
3、自動駕駛技術日趨成熟,應用范圍持續擴大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主要應用于乘用車領域,L2級別及以下用于駕駛輔助,L3級也處于實驗階段。“十四五”期間,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自動駕駛技術也會持續發展,當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技術相對成熟時,應用場景也會得到擴張,園區環衛、末端配送、廠區物流等應用場景將會逐步實現商業化落地。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前景調研,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