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機場
智慧機場(smart airport)是指生產要素全面物聯、 數據共享、 協同高效、 智能運行的機場。即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機場的各個領域當中,各類型自助機器的投放使用,結合智能技術進行管理與運行,為廣大旅客提供便捷、舒適、安全、智能的出行環境,提升旅客朋友的出行體驗感。
智慧機場建設大致可以劃分為“2+5”,即2個支撐體系和5個層級。兩個支撐體系即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和IT服務管理體系,五個層級即基礎設施層、數字平臺層、業務管理層、生產運行層和用戶體驗層。其中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和IT服務管理體系明確標準規范和執行依據,基礎設施層構建基礎技術資源,數字平臺層建立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服務環境,業務管理層形成業務流與數據流的雙向融合,生產運行層提供基礎系統運行和數據服務,用戶體驗層搭建豐富便捷、界面友好的交互接口。
智慧機場全量化建設參考框架
資料來源:民航局、智研咨詢整理
二、中國智慧機場政策
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智慧機場”也被提及。2017年1月,民航局發布了《民航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將著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作為主要任務之一,推進民航公共云服務、新一代空管基礎設施、智慧機場、民航互聯網+行動計劃、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工程建設,為民航持續安全、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航空樞紐、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完善航空服務網絡,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進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加速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與信息網絡融合發展,構建泛在先進的交通信息基礎設施。2020年1月,民航局發布了《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明確了四型機場建設“一籌劃、兩步走” 兩階段建設目標。2021年12月,民航局、國家發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四部門發布《“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確定了“十四五”時期“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即:踐行一個理念、推動兩翼齊飛、堅守三條底線、構建完善三個體系、開拓四個新局面。
近年中國智慧機場相關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智慧機場行業全景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三、中國部分省市有關智慧機場政策
“十四五”時期民航強國建設進入新階段,民航面臨著新發展形勢,人民出行新需求要求民航全方位優化提升服務水平;民航強國建設新階段要求民航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目前,我國主要省市地區相應的發布了關于智慧機場行業的相關政策指引。
北京市2022年5月發布《2022年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行動計劃》,計劃指出推進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三期和智慧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完善交通監測預警、協同調度、輔助決策、平行推演等核心功能,逐步建成智慧監測、智慧研判、智慧調度、智慧監管、智慧評價“五位一體”的首都交通大腦。遼寧省2021年12月發布《遼寧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規劃提出樞紐機場完成數字化轉型,實施差異化安檢、海關檢疫“一次通關”、民航與其他交通方式換乘“一次安檢”,推廣行李跟蹤技術應用,實現行李全流程可視及行李“門到門”服務。其沈陽機場共用旅客服務平臺被民航局納入首批“四型機場”示范項目。山東省2021年7月發布《山東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 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以濟南、青島、煙臺三大樞紐機場為依托,建設智慧管理、智慧引導、智慧安保的全方位智慧機場體系。研究布局濱州、淄博、泰安機場,以濟南、青島機場為引領,打造“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上海市2021年6月發布《上海市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低碳環保、智慧高效的航運產業新生態,形成航運新基建框架體系,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服務和管理深度融合,培育航運服務新業態,形成航運發展新動能,建設智慧空中管理示范區,有效對接北斗系統應用等戰略要求。
近期中國部分地區有關智慧機場政策匯總(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期中國部分地區有關智慧機場政策匯總(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期中國部分地區有關智慧機場政策匯總(三)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智慧機場行業全景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智慧機場行業全景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慧機場行業全景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智慧機場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國智慧機場行業投資前景,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