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華預警數據概況
2021年1-12月美國通報對華預警產品數量最多,為1302批次,其次是韓國對華預警產品數量470批次;第三是歐盟對華預警產品數量344批次;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分別對華預警產品數量為183批次、43批次、18批次。
2021年各國對華預警產品通報數量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從各國對華預警產品通報數量涉及品類來看,2021年美國對華預警產品涉及29類;韓國對華預警產品涉及23類;歐盟對華預警產品涉及22類;日本對華預警產品涉及12類。
2021年各國對華預警產品通報數量涉及品類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水產品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1年所有對華預警產品中,通報數量位居前三位的類別為蔬菜及其制品、水產及其制品、焙烤食品,分別占總量的17.52%、12.72%和9.65%,水果及其制品、調味品占比均超6%。
2021年所有對華預警產品分類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對華預警產品所涉及到的主要不合格原因是質量指標不合格、農藥殘留超標、資證問題等。質量指標不合格占比達39.64%,排第一位;農藥殘留超標占32.16%,排第二位;污染物原因占3.96%;轉基因產品占3.09%;添加劑因素占3.09%;非法添加占2.64%;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占1.32%;獸藥原因占0.88%;生物毒素原因占0.88%。
2021年對華預警不合格項目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美國對華預警情況
2021年美國對華拒絕進口、自動扣留的產品通報數量位居前三位的品類依次為水產及其制品、焙烤食品、蔬菜及其制品,分別為185批次、157批次、155批次,占總品類的14.21%、12.06%、11.90%。
2021年美國對華預警產品批次TOP3品類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美國對華預警產品分類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美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質量指標不合格、拒絕檢查、標簽標識不合格等。其中:標簽不合格452批次,占34.42%;質量指標不合格172批次,占13.10%;非法添加指標不合格107批次,占8.15%;徽生物指標不合格48批次,占3.66%;農藥指標不合格35批次,占2.67%;添加劑指標不合格31批次,占2.36%;獸藥指標不合格18批次,占1.37%。
2021年美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3、韓國對華預警情況
2021年,韓國對華預警產品共計470批次,涉及23類產品。預警數量位居前三位的品類依次為食品相關產品、蔬菜及其制品、調味品,分別為202批次、86批次、30批次,分別占42.98%、18.30%、6.38%。
2021年韓國對華預警產品位居前三的品類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韓國對華預警產品分類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韓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質量指標不合格、農藥殘留超標、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超標等。其中:質量指標不合格259批次,占48.05%;農藥殘留超標不合格79批次,占14.66%;添加劑指標不合格78批次,占14.47%;微生物指標指標不合格53批次,占9.83%;污染物指標不合格24批次,占4.45%;非法添加指標不合格7批次,占1.30%;生物毒素指標不合格7批次,占1.30%。
2021年韓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數量及占比(單位:批次、%)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4、歐盟對華預警情況
2021年,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通報的我國產品共計344批次,涉及22類產品。其中:通報數量最多的是食品相關產品為143批次,占總品類的41.57%;其次是食品添加劑占9.01%,排名第二;蔬菜及其制品占7.85%,排名第三。
2021年歐盟地區對華預警產品分類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歐盟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質量指標不合格、農藥殘留超標等。其中:質量指標不合格148批次,占41.00%;農藥殘留超標102批次,占28.25%;污染物超標15批次,占4.16%;添加劑超標14批次,占3.88%;微生物指標不合格12批次,占3.32%;生物毒素指標不合格11批次,占3.05%;轉基因8批次,占2.22%;非法添加因素7批次,占1.94%。
2021年歐盟地區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數量及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5、日本對華預警情況
2021年,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共計183批次,共12類產品。預警數量最多的是蔬菜及其制品,為43批次,占總品類的23.50%;其次是炒貨及堅果制品占18.58%;第三是水產及其制品占15.85%。
2021年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分類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日本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生物毒素超標、農藥殘留超標、微生物超標等。其中:生物毒素因素的有56批次,占28.28%;農藥殘留超標42 批次,占21.21%;微生物指標超標40批次,占20.20%;質量指標不合格29批次,占14.65%;添加劑超標23批次,占11.62%;非法添加情況1批次,占0.51%;獸藥超標1批次,占0.51%。
2021年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原因數量及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食品行業競爭戰略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透明質酸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透明質酸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透明質酸食品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透明質酸食品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