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定義
農村電子商務,通過網絡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布縣、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作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實體終端直接扎根于農村服務于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受益者。
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包含網上農貿市場、數字農家樂、特色旅游、特色經濟和招商引資等內容。
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內容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農村電商發展現狀
農村電商發展基礎不斷增強農村網民數量增長迅速。2021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2.84億人,普及率高達55.95%,較2020年同期增長1.7個百分點。
2015-2021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及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
資料來源:商務部、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中國農村電商業務發展十分迅速,發展質量也不不斷提升,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09萬億元,其中農村網絡零售額1.99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0.2萬億元,占全國網上零售額的15.2%。
2015-2021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及占全國比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從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增長率來看,2015年以來,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增長率呈現較高的走勢,2020年因疫情的影響,增長率下降至8.9%,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逐步回升,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增長率增長至11.3%,較2020年增長2.4個百分點。
2015-2021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增長率
資料來源:商務部、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4221億元,增速為2.8%,相較于上一年增速減少23.4個百分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農村網絡零售額2.0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增速加快2.4個百分點。
2015-2021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及增長
資料來源:商務部、智研咨詢整理
三、農村電商未來十年展望
中國的《電子商務法》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包括農村電商在內,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進入規范發展的階段。盡管農村電商進入“成年期”較晚,但農村電商也必須盡快“學會成年”,規范發展,要適應“成年”的環境,發揮“成年”的作用,履行“成年”的義務。
過去十年,農村電商從當時的幾個淘寶村和最早的一批草根電商創業者,發展到今天農村網絡零售額成長到上萬億級規模。農村電商的星火燎原,其實,就是電商主流化的重要內容和生動體現。規模大了,作用和意義就變得不一樣。農村電商在地方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也在上升。
農村電商已呈現出政府、平臺、創業者、服務商和其他各類社會團體多主體推動、多資源投入、多路徑通達、多模式并存的局面。未來,各種更新的數字技術與農村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電商進農村從“規定動作”轉向“自選動作”,農村電商多樣化的未來更值得期待。接下來,拓展已建成能力的應用,提高績效,既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農村電商發展階段轉換的必然。
過去十年農村電商領域五大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從脫貧攻堅銜接過渡到鄉村振興,農村電商也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十年,中國農村電商要發揮好鄉村數字經濟、鄉村信息社會建設引領者的作用,它自身需要升級。
農村電商未來十年展望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二章,包含農村電商總體發展戰略與案例分析,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