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感器產業鏈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傳感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傳感器產業鏈主要由上游的原材料、研究設計,中游傳感器的制造和下游市場應用構成。
傳感器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上游產業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我國工業硅產量261萬噸,同比增長24.3%;受光伏產業需求拉動,國內消費量186萬噸,同比增長12.7%。
2015-2021年中國金屬硅(工業硅)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
2021年中國硅片產量約為227GW,同比2020年增長40.99%。2020年中國硅片產量約為161GW,同比2019年增長19.26%。
2017-2021年中國硅片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中國硅片(直徑>15.24cm的單晶硅切片、38180019)出口數量51071.59噸,進口數量5010.54噸,貿易差為46061.05噸。
2016-2021年中國硅片(直徑>15.24cm的單晶硅切片、38180019)進出口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三、中游產業
傳感器技術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并稱現代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 重要標志之一。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落地,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設,也帶給了傳感器產業廣闊的發展空間。2020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為1606.3億美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為358.1億美元。隨著智能化的發展,預計2023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為2032.2億美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為487億美元。
2018-2023年全球傳感器及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賽迪、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智能傳感器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日本等高技術地區。其中,北美地區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結構占比約43.3%,歐洲地區占比約29.70%,日本地區占比約19.80%。
2020年全球智能傳感器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賽迪、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在自動化、信息化的快速演進背景下,傳感器已經成為工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存在。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前沿科技的不斷發展,傳感器在國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2494億元,同比增漲13.94%。
2016-2020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賽迪、智研咨詢整理
四、下游產業
隨著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的影響,汽車電子廣泛應用于汽車各種領域中。受益于汽車電子市場的快速成長,2021年中國汽車電子行業市場規模約1104億美元,同比增漲7.29%。預計2022年,中國汽車電子行業市場規模為1181億美元。
2017-2022年中國汽車電子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產量為48546.4萬噸,同比2020年增漲19.84%;2020年中國電子計算機產量為40509.2萬噸,同比增漲13.64%。
2010-202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整機產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3D動作捕捉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形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3D動作捕捉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形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0-2024年3D動作捕捉傳感器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3D動作捕捉傳感器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3D動作捕捉傳感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