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8月30日舉行的“遇見豐臺·眾匯京彩”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豐臺區培育建設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周年成果創新發布活動上獲悉,國家自然博物館落地南中軸,預計9月底實現開工建設。
南中軸地區是大國首都功能的新興承載區、中華文化自信的重要彰顯區、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樣板區、首都南部崛起的核心引領區、和諧宜居城市建設的示范區。保障首都功能,南中軸還正在打造文化博覽區。
南中軸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文化博覽區總用地面積76.53公頃,規劃集中布局國家級、市級重大文化博覽設施,國家自然博物館、首都規劃展覽館等國家級重大文化設施項目正在落地實施中,以重大功能性文化設施及活動為依托,帶動大紅門地區整體發展。
國家自然博物館前身為北京自然博物館,2023年1月更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占地5.77公頃,地上建筑規模13.5萬平方米。目前,建筑設計方案已穩定,展陳設計、空間功能、收藏研究體系等方面的規劃正在穩步推進,預計9月底實現開工建設。首都規劃展覽館占地1.72公頃,地上建筑規模3.5萬平方米,建筑設計方案基本穩定,正在積極推進各項前期工作。
此外該區域還將布局占地4.68公頃,地上建筑規模12萬平方米的項目,目前已完成選址及立項手續,正在開展方案征集和可研編制工作。這三個項目將形成“文博合院”公共空間并設計序廳,正在加快推進建筑設計方案深化工作。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作為首個落戶南中軸地區的國家級重大文化設施項目,于2022年9月實現開工建設,今年4月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計劃2025年實現竣工。
盤活存量空間,南中軸地區還在規劃科技文化區,總用地面積24.73公頃,主要利用規劃保留騰退空間,依據改造導則,實施改造轉型。瞄準未來產業,建設獨角獸企業加速器,吸引帶動性強的頭部企業入駐,以特色樓宇經濟為依托,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重點聚集信息服務,創新孵化、展示發布等功能,構建科技創意功能網絡。
據了解,南中軸地區將植入首都新興功能,建設國際商務區。國際商務區總用地面積74.1公頃。未來將以國際組織和高端智庫為龍頭,戰略性承接國際咨詢服務及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功能,助力全球治理功能拓展,打造國際商務新高地。
此外,南中軸地區還將打造總用地面積66.52公頃的活力綠心。規劃以綠地為主,包含涼水河兩側綠地公園、福海公園、南頂公園和大紅門藝術公園。活力綠心將推動涼水河生態治理,建立步行和自行車慢行系統,重點布局親水空間和文化設施,擴大福海文化公園、大紅門藝術公園等特色景觀,打造藍綠縈繞的活力空間。其中,大紅門藝術公園已納入大紅門一期棚改項目,計劃2025年啟動土地整理相關工作。
資料來源:北京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2031年中國博物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博物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共十三章,包含博物館行業投資環境分析,博物館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博物館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