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解讀:
根據國家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內地31省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為100124億元,占總收入的54.74%。安徽、福建兩省地方財政部未公布地區一般公共預算稅收收入外,其余29省市均發布了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明細,從對31省市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排行榜單分析可知:
1、華南地區廣東省登頂,華東地區各省市整體表現最優
根據排行榜單來看,得益于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斷繁榮,2020年華南地區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921.97億元,排在內地31省市之首;第二至第五名均為華東地區各省市,依次是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山東省,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9059億元、7248億元、7046.3億元、6559.9億元;此外,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3000億元的省市還包括北京市(5483.9億元)、四川省(4258億元)、河南省(4155.22億元)、安徽省(3826.4億元)、福建省(3078.96億元)、湖南省(3008.7億元)。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西南、西北部分省市發展潛力較大。
2、稅收收入是地區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方式。31省市稅收收入占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百分比均在60%以上,其中浙江、江蘇兩省占比最高,分別為86.4%、81.84%,廣東、山東、陜西、內蒙古自治區、天津、青海、吉林等地區稅收收入占比在70%~80%之間,貴州省稅收收入占比(60.78%)為31省市最低。
3、排名較2019年整體變化不大,天津市排名上升五位
與2019年各省市財政收入排行榜相比,2020年地區排名位次變化不大,天津市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上升了五個位次。從數據看,近年來天津市財政收入波動較大,各城市間相關競爭不斷加劇。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金融行業發展策略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4-2030年中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商業銀行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發展概況分析,中國“互聯網+” 供應鏈金融平臺商業模式創新優秀案例剖析,中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投資機會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