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園區公共管廊國標將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上海化學工業區公共管廊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的國家標準GB/T36762-2018《化工園區公共管廊管理規程》于2018年9月17日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將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導意見出臺在即
在當前穩經濟形勢下,錢往哪里投,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尤顯迫切。《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距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公布已有半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的配套政策正緊鑼密鼓出臺,超過20個省份正細化和落實地方版鄉村振興戰略。
海南全島開放彰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
10月16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海南經濟特區三十而立之年,再擔改革開放新使命。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10月16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外發布,國務院新聞辦當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有關情況。
海南鋪展對外開放新藍圖
一是有利于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海南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將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展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個稅紅包如約而至變化多大
“個稅從上月的251元降到這個月的63元1“這個月比上個月少繳了1200多元個稅1近日,不少網友在網上曬出自己的減稅紅包。新個人所得稅法將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盡早釋放改革紅利,基本減除費用(“起征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減稅政策從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實施。新的減稅紅包落袋,大眾獲得感如何?全國各地怎樣推進改革落地?下一步個稅改革將駛向何方?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進行了調研采訪。
兼顧棚改和調控雙重目標
棚戶區改造及連續兩個三年的棚改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全國統一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剛進入今年下半年時,住建部就明確提出,當下房地產市場發生了變化,必須督促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市縣,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相關地區應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將相關工作從兼顧棚改、去庫存雙重目標,調整為兼顧棚改和調控雙重目標
多部委密集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配套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12日印發《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下稱《方案》),提出要補齊鄉村建設短板,加大對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力度,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通過PPP、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有一定收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等規劃,擴展鄉村旅游經營主體融資渠道等。
我國對部分去產能和調結構企業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記者15日從財政部了解到,為推進去產能、調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我國將對部分去產能和調結構企業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這項政策自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執行。
證監會發布《滬倫通監管規定》上交所就滬倫通細則征求意見
為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證監會12日正式發布《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的監管規定(試行)》(以下簡稱《滬倫通監管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專家學者解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點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個5年工作做出具體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補齊鄉村基本公共服務短板。鄉村繁榮的3大基礎應如何夯實?對此,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
強化金融服務打造“創投”升級版
日前,李克強總理在對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作出的批示中指出,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更大力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入推進“雙創”。不久前,國務院還印發了《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引導金融機構有效服務創新創業融資需求,充分發揮創業投資支持創新創業作用。
讓新政策紅利普惠于民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7月印發的《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規定,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這一政策甫一出臺,便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與廣泛討論。新政策的預期是使社保征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執法更規范,為未來社保降費打下基礎,但一些企業和參保人員都因種種原因,對其表示了擔憂。
因地制宜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棚戶區改造情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表示,將繼續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因地制宜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盡快調整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確保癌癥患者買得到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談17種抗癌藥入醫保
一方面癌癥發病率逐年增長,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藥好藥,另一方面,高昂的醫藥費用令人望而卻步。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通知,經過與企業3個多月的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后的支付標準低于周邊國家或地區市場價格,這無疑是我國癌癥患者的福音。1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組牽頭人熊先軍就此次抗癌藥入醫保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