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
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專題政策吹風會。國家認監委副主任劉衛軍在會上就《國務院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 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了解讀。
三部門完善啟運港退稅政策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財政部29日發布消息稱,我國為進一步完善啟運港退稅政策,將新增瀘州港等5個啟運港、增列1個離境港,并根據出口企業和航運企業實際需要,取消原政策所規定的直航限制。
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此次專項斗爭,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一項重要舉措。
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斗爭結合起來
當前,人民群眾對社會穩定、人身安全、公共秩序、個人權利的訴求日益明顯,黑惡勢力作為平安社會的毒瘤,在現實生活中不斷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直接影響社會穩定秩序。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我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再出實招
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和海關總署日前發布了《關于擴大賦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的公告》,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這項政策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內容?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用科技提升第一產業競爭力
國務院新聞辦1月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推進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有關情況,并解讀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
我國布局建設農業高新區
“目前,我國已有兩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分別是楊凌示范區和黃河三角洲示范區。未來計劃到2025年,布局不超過30家示范區。”2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近日,國辦印發指導意見,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這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系統指導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文件。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 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1997年和2015年,國務院分別批準建立楊凌、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搶占現代農業科技制高點、引領帶動現代農業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有待提高等問題。為加快推進示范區建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六大政策助力電商物流協同發展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六大政策來助力電商和快遞協同發展:優化協同發展政策法規環境;完善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優化電子商務配送通行管理;提升快遞末端服務能力;強化標準化智能化,提高協同運行效率;強化綠色理念,發展綠色生態鏈等。
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日前,《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正式出臺,提出到2020年,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將達到95%以上,形成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氣象災害綜合風險地圖;到2035年,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和水平將大幅躍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
改進和加強海洋經濟發展金融服務指導意見出臺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海洋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8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改進和加強海洋經濟發展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十三五”規劃“拓展藍色經濟空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部署,統籌優化金融資源,改進和加強海洋經濟發展金融服務,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工信部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
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簡稱戰略咨詢委)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的《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發布會26日在北京召開。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到2025年,我國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個領域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號,以下簡稱《意見》)。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就《意見》進行解讀。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咋保障
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設施農業……近年來,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方興未艾,用地問題是反映比較集中的一個需求“痛點”。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去年12月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保障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否意味著大量新增建設用地?做好用地保障應堅守哪些底線?國家發改委及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征求意見稿發布
1月24日,工信部發布《關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的通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告》”),開始面向社會征求意見。《通告》明確了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可依法依規申請經營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提出了企業申請、試點銜接、號碼分配、批發價格等政策保障,以及網絡與信息安全、用戶權益保護等監管要求。這意味著,經過四年試點后,被業內稱為“虛擬運營商”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將進入正式商用階段,給有意愿從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國內外企業提供了政策和市場機遇。
環保稅法期待更完善配套
2018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一個新的稅種——“環境保護稅”自此取代了已存在10十余年的“排污費”。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稅種,又為什么有人將之視為“綠色稅制”來臨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