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屬行業
精密工業清洗設備行業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隸屬于制造業中的專用設備制造業(分類代碼C35)。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隸屬于制造業中的專用設備制造業之其他專用設備制造業,分類編碼為C3599。
(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體制、主要法律法規
1.行業主管部門及行業監管體制
精密工業清洗設備行業已充分實現市場化競爭,各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其行業管理體制為國家宏觀指導下的市場調節管理體制,政府職能部門負責產業宏觀調控及對口管理,行業協會進行自律規范。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承擔行業宏觀管理職能,主要負責制定產業政策,指導新建項目與技術改造。工業和信息化部為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擬訂、并組織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
自律組織為中國工業清洗協會和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其主要職責包括開展行業調查研究,向政府及其部門提出行業發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參與相關法律法規、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的研究、制定;參與制訂修訂行業標準、行業發展規劃、市場準入條件等。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1)工業清洗設備行業所涉法規政策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政府持續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鼓勵和支持工業轉型升級,加強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高精、高速、智能裝備。具體情況如下: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序號 | 政策名稱及頒布時間 | 文號 | 發布單位 | 涉及的主要內容 |
1 | 《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13年 | 工信部裝【2013】511號 | 工信部 | 推動應用示范,促進轉型升級。積極利用工業機器人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生產和運行效率,推進節能減排,保障安全生產,促進工業領域的產業升級。 |
2 | 《中國制造2025》2015年 | 國發【2015】28號 | 國務院 | 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
3 | 《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通知》2015年 | 工信部裝【2015】72號 | 工信部 | 在機械、汽車、航空、船舶、輕工、家用電器及電子信息等離散制造領域,組織開展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推進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基礎數據共享等試點應用。 |
4 |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5年 | /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 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構建新型制造體系,促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發展壯大。 |
5 |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6年 | 國發【2016】67號 | 國務院 | 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開展集計算、通信與控制于一體的信息物理系統(CPS)頂層設計,探索構建貫穿生產制造全過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統,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提供重點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推進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 |
6 | 《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16年 | 工信部聯規【2016】349號 | 工信部、財政部 |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經營管理、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支持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和核心支撐軟件的推廣應用,不斷提高生產裝備和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水平。 |
7 | 《機械工業“十三五”發展綱要及專項規劃》2016年 | / |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 立足用戶行業轉型升級需求,大力提高機械產品在功能特性、質量安全性、質量穩定性等方面的水平,推動產品整體質量邁向高端;面向《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發展需求,重點研制國民經濟發展及國防建設急需,以及嚴重依賴進口的各類高端專用裝備、試驗檢測設備;圍繞制造業智能轉型需求,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加強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大力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機械產品。 |
8 | 《促進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指南》2016年 | 工信部聯【2016】268號 | 工信部 | 支持企業創新制造方式和服務業態,發展定制化生產,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加快發展研發設計、工業設計、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提高質量和品牌專業化服務水平。 |
9 |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7年 | 發改產業【2017】2000號 | 發改委 | 提高搬運機器人、焊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噴涂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等整機系列化產品開發能力,在新能源、汽車、電子……等行業加大示范應用力度。 |
10 |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7年 | 工信部節【2017】265號 | 工信部 | 面向高端智能再制造產業發展重點需求,加快再制造智能設計與分析、智能損傷檢測與壽命評估、質量性能檢測及智能運行監測,以及智能拆解與綠色清洗、先進表面工程與增材制造成形、智能再制造加工等技術裝備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
11 | 《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 | 工信部聯【2018】154號 | 工信部 | 深入分析標準化需求的基礎上,綜合智能制造系統架構各維度邏輯關系,將智能制造系統架構的生命周期維度和系統層級維度組成的平面自上而下依次映射到智能特征維度的五個層級,形成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服務、智能賦能技術、工業網絡等五類關鍵技術標準,與基礎共性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共同構成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結構。 |
12 |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2019年 | 工信部科【2019】188號 | 工信部 | 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強化技術支撐作用。鼓勵企業技術創新,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生產,豐富產品種類,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 |
13 | 《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2019年 | 發改產業【2019】1762號 | 發改委、工信部等15個部門 | 到2025年,形成一批創新活躍、效益顯著、質量卓越、帶動效應突出的深度融合發展企業、平臺和示范區,企業生產性服務投入逐步提高,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兩業融合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
14 | 《機動車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2019年 | / | 發改委 | 要求再制造企業在對再制造產品進行質量檢驗的過程中應采用與原型新品同等或更加嚴格的標準。再制造企業應具有再制造產品的性能檢驗能力包括使用性、經濟性(能量消耗)等方面的測試能力。要求再制造企業應具備必要的清洗、檢測、加工和裝配等設備。 |
15 | 《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2019年 | / | 國務院辦公廳 | 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汽車限購的具體措施。 |
16 | 《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 | / | 國務院 | 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培育新興產業集群。 |
17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0年 | 國辦發【2020】39號 | 國務院辦公廳 | 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堅持整車和零部件并重,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升動力電池、新一代車用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基礎能力,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 |
18 | 《關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20年 | / | 中央全面 | 深化改革委員會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制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健全法律法規,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4-2030年中國工業清洗清理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工業清洗清理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工業清洗清理設備行業重點企業發展調研,工業清洗清理設備行業風險及對策,工業清洗清理設備行業發展及競爭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