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屬行業
IT服務行業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規定隸屬于“I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的“I6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體制、主要政策
1、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IT服務行業主要受到工信部以及各地的信息產業廳(局)的指導與監管,其主要職責為:研究制定產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動軟件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對本行業進行引導和協調的行業組織是各地的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其主要職責為:開展軟件和信息服務領域內的協調服務、技術交流、專業研究、專業培訓、咨詢服務、承辦委托、信息交流、編輯專業刊物。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本行業的法律法規從產權保護、招投標、高新技術認定等多方面對本行業進行規范,主要如下: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名稱 | 施行時間 | 文件編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年修正) | 2010-04-01 | 國家主席令[2010]第26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14年修正) | 2014-08-31 | 國家主席令[2014]第14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 2017-06-01 | 國家主席令[2017]第53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2017年修正) | 2017-12-28 | 國家主席令[2017]第86號 |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2013年修正) | 2013-03-01 | 國務院令[2013]第632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 | 2015-03-01 | 國務院令[2014]第658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年修正) | 2019-03-18 | 國務院令[2019]第709號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2016年修正) | 2016-01-01 | 國科發火[2016]32號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2016年修正) | 2016-01-01 | 國科發火[2016]195號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行業主要政策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以支持促進本行業發展,主要如下:
行業主要政策
文件名稱 | 發布單位 | 發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2006-05-08 | 到2020年,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目標是: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產業結構全面優化,國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取得明顯成效,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初步確立,國家信息化發展的制度環境和政策體系基本完善,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高,為邁向信息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商業銀行數據中心監管指引》 | 銀監會辦公廳 | 2010-04-20 | 商業銀行在選擇數據中心外包服務商時,應充分審查、評估外包服務商的資質、專業能力和服務方案,對外包服務商進行風險評估,考查其服務能力是否足以承擔相應的責任。 |
《關于應用安全可控信息技術加強銀行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 銀監會 | 2014-09-03 | 在涉及客戶敏感數據的信息處理環節,應優先使用安全可靠、風險可控的信息技術和服務,當前重點在網絡設備、存儲、中低端服務器、信息安全、運維服務、文字處理軟件等領域積極推進,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領域要加大探索和嘗試力度。 |
《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 | 國務院 | 2015-01-30 | 提出了增強云計算服務能力、提升云計算自主創新能力、探索電子政務云計算發展新模式、加強大數據開發與利用、統籌布局云計算基礎設施、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六項任務。 |
《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 | 國務院 | 2015-08-31 | 大力培育互聯網金融、數據服務、數據探礦、數據化學、數據材料、數據制藥等新業態,提升相關產業大數據資源的采集獲取和分析利用能力,充分發掘數據資源支撐創新的潛力,帶動技術研發體系創新、管理方式變革、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推動跨領域、跨行業的數據融合和協同創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業創新發展和信息消費擴大,探索形成協同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國務院 | 2016-03-17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字創意等領域的產業發展壯大。加強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網絡、生命科學、核技術等領域,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 |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2016-07-27 | 最大程度發揮信息化的驅動作用,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引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優勢新興業態向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拓展,全面提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國防等領域信息化水平。 |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 國務院 | 2016-12-19 | 加強信息技術核心軟硬件系統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國內企業在系統集成各環節向高端發展,規范服務交付,保證服務質量,鼓勵探索前沿技術驅動的服務新業態,推動骨干企業在新興領域加快行業解決方案研發和推廣應用。大力發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端軟件外包業務。 |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 國務院 | 2016-12-27 | 推動信息技術與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術融合滲透,催生新技術,打造新業態。構建跨行業、跨區域、跨部門的創新網絡,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開放式創新服務載體,整合利用創新資源,增強創新要素集聚效應。 |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 2016-12-27 | 網絡和信息系統已經成為關鍵基礎設施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的神經中樞,遭受攻擊破壞、發生重大安全事件,將導致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礎設施癱瘓,造成災難性后果,嚴重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和公共利益。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及其重要數據不受攻擊破壞。 |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工信部 | 2017-01-17 | 支持安全咨詢及集成、安全運維管理、安全測評和認證、安全風險評估、安全培訓及新型信息安全服務發展。 |
《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 | 工信部 | 2018-07-23 | 鼓勵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加速向云計算轉型,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差異化需求,基于云計算平臺開展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開發測試,加快豐富云計算產品服務供給。 |
《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 | 工信部 | 2020-03-18 | 培育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助推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實現復工復產,增添發展后勁,提高發展質量。 |
《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 | 2020-04-07 | 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數據供應鏈,以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構建設備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數字化-產業鏈數字化-數字化生態的典型范式。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本文采編:CY353


2025-2031年中國IT服務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IT服務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共十五章,包含中國IT服務行業主要企業競爭力分析,2025-2031年中國IT服務相關行業發展態勢分析,2025-2031年中國IT服務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等內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請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