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屬行業
農村環境治理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頒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隸屬于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N77)。按照中國證監會公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隸屬于“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N)”,細分行業為“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N77)”
(二)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監管體制、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
1、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1)行業主管部門
行業主要監管部門為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主要負責對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的監督管理,制定土地、水體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標準、基準和技術規范并組織實施;農業農村部主要負責統籌推動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農業生態保護、農村公共服務、農村文化、農村基礎設施和鄉村治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要負責對發行人從事工程設計咨詢與施工業務進行監督管理;自然資源部主要負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制定并組織國土資源的節約利用和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
行業主管部門
部門名稱 | 具體職責 |
生態環境部 | 負責提出環境保護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國家財政性資金安排的意見,按國務院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國家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和監督工作; 承擔從源頭上預防、控制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責任; 負責環境監測和信息發布; 開展環境保護科技工作,組織環境保護重大科學研究和技術工程示范,推動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 開展環境保護國際合作交流,研究提出國際環境合作中有關問題的建議,組織協調有關環境保護國際條約的履約工作,參與處理涉外環境保護事務; 組織、指導和協調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綱要,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有關宣傳教育工作,推動社會公眾和社會組織參與環境保護。 |
農業農村部 | 研究擬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經批準后組織實施;擬定農業開發規劃并監督實施; 組織農業資源區劃、生態農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草原、宜農灘涂、宜農濕地、農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負責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和水生野生動植物工作,維護國家漁業權益,代表國家行使漁船檢驗和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權; 研究擬定農業的產業政策,引導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品品質的改善; 擬定農業各產業技術標準并組織實施;組織實施農業各產業產品及綠色食品的質量監督、認證和農業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工作,組織協調種子、農藥、獸藥等農業投入品質量的監測、鑒定和執法監督管理,組織國內生產及進口種子、農藥、獸藥、有關肥料等產品的登記和農機安全監理工作。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建立科學規范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組織制定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國家標準,制定和發布工程建設全國統一定額和行業標準; 監督管理建筑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指導全國建筑活動,組織實施房屋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投標活動的監督執法,擬訂勘察設計、施工、建設監理的法規和規章并監督和指導實施,擬訂工程建設、建筑業、勘察設計的行業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改革方案、產業政策、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擬訂建筑工程質量、建筑安全生產和竣工驗收備案的政策、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組織或參與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擬訂建筑業、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的技術政策并指導實施等。 |
自然資源部 | 負責組織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牽頭擬訂并實施耕地保護政策,負責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保護,組織實施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監督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執行情況; 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海洋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和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 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建立健全源頭保護和全過程修復治理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實現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創新激勵約束并舉的制度措施,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負責統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牽頭組織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并實施有關生態修復重大工程,負責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土地整理復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海洋生態、海域海岸線和海島修復等工作。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承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銜接平衡需要安排中央政府投資和涉及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負責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并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節能減排的綜合協調工作,組織擬訂發展循環經濟、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及政策措施并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規劃,協調生態建設、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行業協會及其他組織
本行業主要的行業協會為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行業主要協會
組織名稱 | 具體職責 |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 業務主管單位為生態環境部,下設重金屬與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水污染治理委員會; 開展全國環保產業調查,環境保護技術評價與驗證,參與制訂國家環境保護產業發展規劃、技術經濟政策、行業技術標準等; 制定行業規范及行業標準,建立行業自律性機制,提高行業整體素質,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參與行業管理; 為企業提供技術、設備、市場信息;組織實施環境保護產業領域的產品認證、工程示范、技術評估與推廣,組織合作交流活動,幫助企業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 開展環境保護科技咨詢和技術服務,促進環境科技成果推廣,為企業的污染防治和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中介服務等開展環境科學技術評價工作,承擔項目評估論證和科技成果鑒定; 為制定環境保護發展戰略、方針政策、規劃計劃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信息支持。 |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 開展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學術交流、技術交流,開展科技研究及考察,組織承擔全國性或地域性的調研課題、科技考察和研究課題,開展科技咨詢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普及農業生態環保方面的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和經驗,利用現代傳媒手段,開展科技信息傳播;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委托,對國家或區域性農業生態環保發展戰略、科技政策和重要措施進行決策論證。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
(1)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序號 | 法律法規名稱 | 文件編號 | 施行日期 |
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 主席令第32號 | 2020.01.01 |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 主席令第8號 | 2019.01.01 |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 主席令第70號 | 2018.01.01 |
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主席令第31號 | 2016.11.07 |
5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 主席令第48號 | 2016.07.02 |
6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主席令第9號 | 2015.01.01 |
7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 主席令第74號 | 2013.01.01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行業主要政策文件
1)農村環境治理綜合性政策
農村環境治理相關政策
序號 | 政策名稱 | 實施時間 | 涉及本行業內容 |
1 | 《關于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 | 2020.07 | 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推動農業優結構、增后勁,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其中11項補短板重大工程中包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廁所革命、垃圾分類、黑臭水體治理、畜禽資源化利用)、鄉鎮污水處理工程。 |
2 | 《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 | 2020.04 | 充分發揮社會資本市場化、專業化等優勢,加快投融資模式創新應用,為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開辟更多有效路徑,探索更多典型模式。有效挖掘鄉村服務領域投資潛力,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保持農業農村投資穩定增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
3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 | 2020.02 | 扎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
4 | 《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 | 2018.11 | 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農村污染治理設施長效運行。 |
5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 2018.09 |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 |
6 | 《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 | 2017.02 | “十三五”期間,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主要任務之一。 |
7 | 《培育發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市場主體方案》 | 2016.09 | 探索農業面源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立健全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市場體系,加快培育發展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市場主體。 |
8 |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 2016.05 | 加強污染源監管,做好土壤污染預防工作。嚴控工礦污染,控制農業污染,減少生活污染。 |
9 |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 2015.04 |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農村生活環境治理專項政策
農村生活環境治理政策
序號 | 政策名稱 | 實施時間 | 涉及本行業內容 |
1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的指導意見》 | 2019.10 | 建立健全收運處置體系,推動農村環境衛生改善。 |
2 | 《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 | 2019.07 | 意見明確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8大重點任務。 |
3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 2018.09 |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
4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 2018.02 |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強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籌考慮生活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利用、處理,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專項政策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相關政策
序號 | 政策名稱 | 實施時間 | 涉及本行業內容 |
1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 2018.09 | 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開展農村水生態修復,連通河湖水系,恢復河塘行蓄能力,推進退田還湖還濕、退圩退垸還湖。加強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地區特別是重有色金屬礦區地質環境和生態修復,以及損毀山體、礦山廢棄地修復。 |
2 | 《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 | 2018.01 | 進一步加強湖泊管理保護工作,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加大湖泊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開展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等。 |
3 |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 | 2017.10 | 明確了各流域污染防治重點方向和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水環境保護重點,第一次形成覆蓋全國范圍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 |
4 | 《關于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通知》 | 2016.09 | 提出相關省份可按該文件要求開展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需要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結合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實際情況,制訂試點工程實施方案。 |
5 | 《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 | 2019.12 | 明確激勵政策,吸引社會投入,推行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
6 |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 2018.08 | 加強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治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
7 | 《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 | 2017.07 | 加強污染地塊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環境風險。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農村生產環境治理專項政策
農村生產環境治理相關政策
序號 | 政策名稱 | 實施時間 | 涉及本行業內容 |
1 | 《關于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導意見》 | 2018.10 | 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持續改善長江水質,實現農業農村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
2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 2018.09 | 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積極推進重金屬污染耕地等受污染耕地分類管理和安全利用,有序推進治理與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 |
3 | 《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 2017.11 | 加強農用地土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保護農用地土壤環境,管控農用地土壤環境風險,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
4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 | 2017.06 | 堅持保供給與保環境并重,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徑,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
5 | 《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設規劃(2016-2020年)》 | 2017.03 | 闡述農業面源污染基本情況、防治工作成效和問題;確定規劃目標、治理區域與重點工程。 |
6 | 《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規劃(2016-2020)》 | 2016.12 | 明確保護目標、劃定重點任務;將南方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工程作為重點工程。 |
7 | 《關于進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 | 2016.10 | 進一步分解落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務,強化推進污染耕地防治工作。 |
8 | 《培育發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市場主體方案》 | 2016.09 | 探索農業面源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立健全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市場體系,加快培育發展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市場主體。 |
9 | 《農業部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 2015.04 | 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是實現我國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現實需要,是促進農業資源永續利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國環境治理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環境治理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環境治理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 2025-2031年中國環境治理市場預測及發展建議,環境治理行業投資的建議及觀點等內容。



